君子之守 扬扬其香——丁冠之先生采访记录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30 13:04:24 阅读:次
宋正超 采访 整理
丁冠之,山东苍山人,1932年生,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60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副主编。1982年调入山东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文史哲》杂志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校外兼职:山东周易学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孔子研究》常务编委。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外文版)、《哲学研究》、《大东文化研究》(韩国)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儒学百科全书》撰写条目约13万字。著有《秦汉齐学》(合作),主编和参与主编《孟子研究论文集》、《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儒家道德重建》等。
问:丁先生,您好!您刚开始进山东大学学的是历史,后来在中国社科院为什么又转向了哲学?
丁先生: 因为当时中国社科院的所长潘祖年先生认为:做中国哲学的学问,必须有历史专业的功底,于是,中国社科院从山大历史系要了两个人去,其中就包括我。我认为潘先生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哲学史的研究必须与历史专业相结合,因为懂得历史,才能了解所要研究的哲学家的背景以及思想产生的背景。这也就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仅仅研究某个哲学家的范畴和概念,脱离了历史背景,往往对其思想内涵理解的不够深刻。这一点是历史专业和哲学专业都应该坚持的。
问:丁先生,我们知道您办了多年的刊物,您能不能谈谈您这方面的经历?
丁先生:我和好几个刊物都打过交道,刚开始是在《中国哲学研究》呆了两年,从84年开始从事《文史哲》工作,任了10年的主编,同时1986年开始在孔子基金会任编辑和编委,特别是《儒学年鉴》,我至今仍兼任着它的工作。现在创办的《儒林》,我被聘为特约编审。
问:这些年您办刊物的体会是什么?
丁先生:我的体会有两点,第一,学术刊物必须以学术为本位。第二,办校报,学报,要有开放的胸怀,要面向社会,才能提高水平,切不可闭关自守。
问:最近国学比较热,大家比以前对孔子有了更多的认识,作为一个兼通历史和哲学的学者,你对孔子有着怎样的认识?
丁先生:我不敢当什么学者,更不敢称兼通,不过我可以谈一下对孔子的看法。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看过一篇报道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会议,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建议“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可见孔子是多么的伟大。在我看来孔子的贡献有三个方面,或者说他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三个第一。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文献整理家。三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先创立了“仁学”和“中庸”学说,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奠定了道德伦理基础。
问: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丁先生:先说第一个方面,孔子活了七十三岁,除了从政的五年,终其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孔子的学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在教育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被官府垄断,为教育贵族子弟服务。孔子私人办学,第一次把教育移到民间,实行平民教育。(二)孔子招收学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就是说,他招收学生,不分类别,不分贵贱,不分年龄,孔子最大的学生小孔子六岁,小的小孔子五十三岁,即是承认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学生只有少数贵族子弟,大部分是平民子弟,有的家庭还十分困难。这两件事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有教无类”,在当今世界,都没有完全做到,仍然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譬如他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式教学和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都仍有启发意义。
关于整理古代文献,前面说过,孔子教育学生的高层次的六艺,是六部经典,其中《春秋》为孔子所作,其他五部经典《诗经》、《易经》、《周礼》、《尚书》、《乐经》,都经过孔子的编辑整理。六经除《乐经》散失以外,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些经典是夏、商、周以来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研究中华文化的必读典籍,如果没有孔子的整理而失传,我们研究中国春秋以前的历史文化将失去依据。孔子整理古代典籍之功,不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问:孔子最大的影响应该是第三个方面吧?
丁先生:对,这要说到孔子思想的核心,在我看来孔子思想概括起来说是“仁和”。“仁”是爱人,“和”就是“中庸”,亦即“和而不同”、“和谐”。“仁”是孔子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是孔子的理想境界。以仁济和,以和成仁,二者相辅相成。
先讲“仁”。“仁”字在孔子之前的《尚书》、《诗经》中已经出现,但是对仁的解释并不系统,孔子第一次作了系统解释,并赋予深刻含义,而成为“仁学”。孔子对“仁”的解释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最核心的内容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这里说的“爱人”是爱一切的人,没有阶级、等级和家族的限制。怎么才能做到“爱人”呢?孔子讲了两条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学生把这两条原则概括为“忠恕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道”,就是忠诚地对待别人,自己想在社会上立足,成就一番事业,发展、通达,也要帮助和希望别人和你一样发展、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道”,就是将心比心,自己不愿做和不愿接受的东西,也不要让别人去做,去接受。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创造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根本原则。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说到底,就是我发展而不让你发展,并且遏制你发展;我不想做和不愿接受的东西,偏偏要强加于你,这样世界就很难和谐、太平。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和谐共存之道,受到世人的欢迎,成为世人的道德共识,被奉为普世道德金律。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的《人权宣言》和1795年法国宪法,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重要的格言写了进去。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签署的《走向全球化伦理宣言》也有这样的表述:“数千年来,人类的现代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具有并且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宣言的中心起草人当代世界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教授大力倡导的全球化伦理,一直环绕一条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由此引申而得到的必然结论是:每个人都必须得到人道的待遇。这两条原则,体现了所有人类伟大伦理与宗教的共性,成为普遍伦理中的道德金律。
孔子的“爱人”学说受到世人如此重视,因为它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和谐共存之道。孔子所讲的“爱人”,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互惠互利的。人与人相处,只有关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对这种关系作了深刻论证。他提出了“推恩”说。他说人人皆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但不能停止于此,还要把这种爱推给别人,这就是“推恩”。他的一句名言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这句话是孟子对君主说的,你爱护老百姓,你的政权就能稳固,否则不仅政权不能巩固,就连你的妻儿老小也保不住。一般的人也是这样。如果只关爱自己,不关爱别人,别人也不会关爱你,最后只能孤芳自赏,成为孤家寡人。这就是爱人与爱己的辩证关系。
问:那么“和”的观念呢?
丁先生:其实在孔子之前已有了关于“和”的观念,孔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升华为“中庸”的哲学概念。“中”是“中和”,“庸”是“用”,“中庸”就是用中和的观念观察世界,研究世界,应用于世界。“中庸”不是折中,一半对一半,他是讲事物发展的“度”,孔子讲“过犹不及”,过了,不及,都是失度,达不到和谐状态。孔子的孙子子思写了一篇《中庸》,对孔子的思想作了解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说“中和”,和谐、协调、平衡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天地万物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生长和发展。如果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自然界失衡会发生地震、气候变暖,生态遭到破坏;人类社会失衡会发生动乱,人的生理、心理失衡会生病,产生忧虑和烦恼。人类社会要面临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处理好了,处于和谐状态,就能使天人和谐、社会和谐、享有健康人生。我们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寻找使事物处于和谐、平衡状态的“度”,取得最佳效果。外交谈判、商贸谈判,也是寻找平衡点,达到互惠、双赢。孔子和儒家对这三种关系都有大量论述,这里只举几例。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爱人及物”,“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人与人的关系,是前面说的爱人;至于人自身的关系,孔子有大量的人生格言,强调立志,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人生价值。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说,做人要以实现道义为宗旨,以道德为立身之基,行为不离仁德,努力学习技能,提高才干。做坦荡的君子,不做患得患失的小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围绕中和观,孔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和而不同”,这是孔子对中和观的进一步论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而不同”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也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应持的态度,用这种观点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符合客观实际。因为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成分的“同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的日月山河,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品种不同,形态各异;人类社会的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色彩斑斓,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对待这些不同,应该采取积极的宽容的态度,而不是人为地强求“同一”。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豁达大度,海纳百川,小人则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模式做人做事。孔子的这一思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说我们不能用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宗教来统一世界,这样世界便会窒息,黯然失色。这样做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文化背景、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只有以宽容之心,对待不同意见,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合作共事。古人对此作过生动的比喻,各种乐器合奏,才会有优美的音乐,作料齐全才有美味佳肴。
问:所以孔子这种“仁和”的思想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
丁先生:是的。学界有四圣说,即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人类精神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思想最活跃的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等,孔子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在世界文化史上和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并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四圣”中释迦牟尼比孔子早14年,耶稣则比孔子晚半个世纪,穆罕默德晚了近千年。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年龄也居首位。“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四圣”,出生有先后,宗教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贡献也各有侧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爱生命,关注人生,除恶向善,建立美好的道德,为人类祈福,向往幸福和谐的社会。他们的思想学说和理想追求,一直延续到今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当人类社会出现危机,或面临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总要回头去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向他们吸取智慧。因此他们的思想和孔子一样,已突破了地域和时代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老师。
问: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齐鲁文化的主干,那么,您认为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丁先生:笼统地讲,齐鲁文化包括齐文化和鲁文化,相较其他的文化形态,齐鲁文化出了那么多的大家,留下了那么多的经典,说它是中国早期传统文化的源头和重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齐鲁文化为主体,吸收各种文化形态而形成的。所以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按照我的看法,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其中各家各派的思想都曾出现于其中,如《管子》一书,据考证不是其本人所著,在我看来,它可以看作稷下学宫的一个论文集,其中不仅包括齐文化,道家、法家的思想都有。这是中华文化融合的开端,秦汉以后,这种趋势更加发展,儒家文化本身也是吸收了各家之所长,最后则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各家互相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文化一定要有包容性才好,如孔孟,特别是荀子,他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可以说是战国思想之集大成者。有人把儒家看成一个凝固的东西,这是不对的。如果把齐文化和鲁文化相比较,齐文化较开放,鲁文化较保守,可同时也要看到,鲁文化也不是绝对的保守,她同时也是有开放和包容的一面,要不然,就没法理解儒家的向下发展了。
这通过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看出。东汉以后,佛教传入,刚开始的时候,儒佛是有对立的,但逐渐就有了融合,这种融合同时是相互的,佛教也吸收了儒家的东西,如南北朝的时候,有沙门不敬王者,后来就有所改变。有一种看法认为,随着玄学的兴起,佛学的冲击,儒家的伦理已经荡然无存了。其实,与其说儒学受到了他们的冲击,不如说他们扩大了儒学的影响,所以才有后面宋明理学的发展。
面对今天的国学热,在我看来,这也不是与西学和马哲的对立,恰恰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问:我们也深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总感觉不能应用它来分析现实问题。
丁先生:这还是不能融会贯通的原因,如现在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问题。如果广而言之,“以德致中”“以礼致中”“以刑致中”和“以政致中”都是一种力,即属于“软实力”的范围,就是用道德、礼仪和政策法规来调节社会关系,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而这些措施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仁”,“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儒家的“仁和”思想显然是人类的共存之道,应成为普世伦理,向世界推广。但孔子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现实中有人光明大道不走,偏要走死胡同,就当今世界而言,有的大国,一再主张单边主义,反对多边主义,主张“同而不和”。怎么办?这就是我要讲的“以力致中”,主要是指“硬实力”(大致包括经济、军事,科技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这个范围)。孔子和其他儒家的著作里没有“以力致中”这个说法,但是有这个思想。孔子也是如此。他不仅有这个思想,而且还用行动实践了这个思想。鲁定公十年孔子摄相事。这年夏天,齐、鲁两国进行媾和谈判,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以大司寇身份为定公相礼,会谈中齐国欲劫持定公,孔子以礼斥之,齐景公敬惧,签定了盟约,并且归还了被其侵占的鲁国的土地。鲁国之所以取得这次外交的胜利,关键是按照孔子的意见,“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以“左右司马”的武力作会盟的后盾,所以才保证了这次外交的胜利。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孔子把文武两手全用上了,文的是“以礼斥之”,武的是“具两司马”。孔子这次外交活动的经验,和前面他说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至今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既不能“以刚济刚”,也不能“以柔济柔”,否则就是“以水济水”,得不到“中和”。因此,我们在讲“以德致中”、“以礼致中”的同时,还必须强调“以力致中”,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
问:去年10月8号,尼山圣源书院成立,您和牟先生都被聘为院长,您能谈谈您对这件事的想法,以及您对此有什么期望和目标吗?
丁先生:这个书院开始的初衷便是创办一个民间性质的书院,给学者们提供一个讲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培训一些教师、干部,也传授一些经典给儿童,这个事情得到各界人士,包括台湾、香港等海外学者的响应。
书院实行“民办公助,书院所有,独立运作,世代传承”的机制。以继承古代书院传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弘扬儒家文化,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与繁荣,服务于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为已任。将书院办成学术论坛、培训基地、游学营地和研究重镇。
书院坚持以儒家的精神办儒学的事业。一方面接续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纳各家学说和各种文明的成果,尊重文化的他者,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发展的座右铭,开创当代儒学的新型态、新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在2009年,我们主要做下面几件事情:(一)对泗水的教师干部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这项工作08年已经做了一些,09年我们仍将继续。(二)中华文化标志城准备开设一个尼山论坛,我们准备与之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三)我们准备进行一种中英对讲的授课方式,以有效地应对加强国际交流。(四)我们准备开展一系列的对话,即儒学与基督教,儒学与伊斯兰教等之间进行对话。这些工作将本着开放的态度与各方进行合作与交流,特别是海外的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
问: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在推动儒学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丁先生:在目前的环境下,儒学工作者,一方面要踏踏实实搞学问,另一方面也要面向社会来弘扬儒学,弘扬传统文化,要做好普及工作,现在出现了一些读经班和一系列的讲座,这很好,这也是时代的产物,得益于改革开放生动活泼的局面和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问:现在各界对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您怎么看?
丁先生:在我看来,这件事的初衷是好的,关键是怎么建法?中华文化包含林林总总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如何体现,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这其中是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部分的,尼山书院之所以被纳入它其中的一个点,正是看中了它的软件功能。一个学术机构,文化机构,不能光看它盖了多少大楼和房子,还要看它的软件性能如何,有多少内涵,我们要善于打造无形的、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如果尼山书院能起到一点作用,那是求之不得的。
问:您认为当前弘扬儒学的必要性何在呢?
丁先生:从根本上,我多次讲过,中华民族有两个纽带,即血缘纽带和文化纽带,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纽带比血缘纽带更重要,影响更深,历史上我们多次分裂,最后总是走向统一,深层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
现在儒学得到弘扬,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是社会的需要,大众的需要,中国的需要。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危机,道德滑坡,信用缺失,证明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儒学恰恰在这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儒家思想从“孝亲”开始,对人的爱首先建立在亲情的基础上,然后“推己及人”,把对父母的爱、子女的爱推及到别人身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可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前不久,报上有篇文章提出了“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做官”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其中讲了一个道理: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的人,连有血缘关系的亲友都不爱、不亲,他怎么能去爱别人呢?怎么能成为百姓的父母官?
问:怎样进一步普及儒学?
丁先生:儒学的普及,我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儿童及青少年的普及。儿童读经是一个好的形式,但是还需要更多更好的方式,对于青少年,我们的教材应该作为普及的载体。第二个层面,一般群众的普及,现在有的地方办了不少讲习班,这很好。第三个层面,对不同专业和文化背景的人的普及,我们一般认为普及针对的是文化水平低的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其实针对不同专业和知识背景的人,我们都应该普及,如在校大学生和教师,这是很有必要的。第四个层面,作为道德的教育,人人都是普及的对象。
问:现在各种媒体都在做一些儒学的讲座,您对此怎么看?您认为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地方吗?
丁先生:这些讲座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也有讲者不注意原典而信口开合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做这些讲座,要先读原典,其次再讲自己的体会,这样根基才能立得住,理解的深,才是正道。
问:最后,您对我们年轻人有哪些希望呀?
丁先生:历史有一段时间是你们的,我们凋零了,就是你们的舞台了,你们要做好准备,我不主张死读书,但是主张要读书,读经典的书,现在也许你们体会不到,但二三十年后,你们会觉得我这个老头说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