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应是整体的文化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7 15:10:58 阅读:次
据报道,谢长廷日前结束访陆之旅后表示,两岸一谈政治,马上就吵架,“应把敏感的政治撑高起来”,改谈历史、血缘与文化,就不会那么冲突;有人批评承认中华文化是很吃亏的事,但事实上,“大陆根本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比较多,应从这个优点来发展。
对于谢长廷访问大陆,我们是表示欢迎的,对于身为长期“台独”的民进党能有如此进步言论,我们是也要给予积极肯定的。笔者认为,谢长廷此番言论起码是建立在“一个中国”立场上的,承认了两岸的历史、血缘与文化的联系,只不过在他眼里,大陆没有继承到中华文化,台湾才是正统。其实这种言论也并不是第一次见了,诸如香港、东南亚等地区的老儒们都常常对大陆文化嗤之以鼻,认为其背离了宗族、孔孟。因而不论是简体字也好,影视书籍作品也罢,都是他们所嘲讽的对象,认为其与传统中华文化相去甚远。
笔者对于这种看法并不认同的。文化是一个很大的东西,什么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不能由着人来定义我家的锅碗瓢盆是文化,你家的笔墨纸砚就不是文化。况且中华文化如此宽广,分支更是很细,互相之间不仅完全不同甚至还会矛盾。例如南方人就吃不惯北方搁了卤的豆腐脑,北方人更是对撒了糖的豆腐脑难以下咽。在这种情况下,出生成长都在台湾省的一位老人来大陆转了一圈后当然觉得不习惯。而地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若是将穿衣升华到服饰文化的层面上,怕是东北群众对东南亚沙滩裤格子衫的华侨风格穿着也会看不惯。
同时,中华文化也是一个时间脉络很长的文化。上下五千年中,中华文化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的。我们不能说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违背中华文化,也不能说只有抵制洋枪洋炮、坚持刀枪棍棒斧钺钩叉才能算作中华民族。这是一种片面的迂腐的继承。应当看到,只有不断发展的中华文化才是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所以我们既承认孔老夫子的文化,又肯定程朱理学的进步;既对书简情有独钟,也不忘造纸术的伟大发明;既学习风雅颂、又阅读白话文小说;既过清明节上坟祭祖,也过自己的公历生日。如果谢长廷同志认为台湾的中华文化比较正统,那么笔者倒是想问你那条大清朝的辫子怎么没了?你娘的那条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又是何时摘去的?你又为何不唱着传统的号子一路从台北划船到大陆呢?如果文化不随着世界的变革而向前进步,就不能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而服务,反倒会成为了拦路虎、挡路石,一味的形式上的继承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华文化也是一个时间脉络很长的文化。上下五千年中,中华文化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的。
此外,文化是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分开的六十年间里,大陆所经历的时代与港台、东南亚等华人圈所经历的是截然不同的,彼此都产生了一些其他地区没有的文化。例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陆产生了筒子楼文化,香港则有公屋文化、狮子山精神,而他们的实质都是中华传统街坊关系文化在新时代的衍生。台湾也有独特的眷村文化,这是独一份的。而分隔这么久,就连语言也会发生一定的差异,大陆人不明白台湾人嘴里的“三小”是何意思,台湾人更不懂大陆人现在各种各样的流行词代表了什么。
当然,台湾也保留了一些大陆没有保留下来的文化,但很多也不乏糟粕。比如黑社会拜关公,以及日益猖獗的色情文化等等。甚至有台湾群众表示,“其实我们台湾就是遗传了中日文化中不良基因的畸形产物”,“好像台湾都没有继承到中日文化中的精髓。日本文化中的虚伪、变态、自大、井蛙等岛民的劣根性倒是学得有板有眼”。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中华文化的正统之争根本毫无意义。文化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和发展性,中华文化更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其分支和衍生在全世界各地都继承与发展着,又何必总拿自己当主公,把别人都当反贼呢?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岸的文化同出一脉,将来也势必在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中加速融合,并又合并前进。两者是一个整体,讨论谁占百分之多少、谁正宗谁山寨,都不过是在为不敢喊出的文化独立打幌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