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养德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30 13:15:02 阅读:次
曾军
现代学科体系强化了知识性学习的重要性,其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令人惊叹。与此同时,德性因素却从知识性学习中逐渐淡出并失去其影响力,知识教育与德性培养逐渐剥离。知识不以道德为基础,真不以善为准则,其结果必然是德性修养的普遍缺失。知识的创造和利用缺乏有效的道德控制,会导致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群体在观念及行为上的偏差。个体的心灵无处安顿,整个社会的幸福就没有希望。知识性学习与德性培养如何才能并行不悖,儒家“以学养德”修养身心的理论与方法,也许可资借鉴。
“以学养德”的思想内涵
知识学习的目的是涵养德性。以学养德,就是通过学习唤起并强化个体自身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自律,进而影响他人。施于个体称“养性”,惠及他人为“教化”。儒家修养体系中,知识学习的目的是立德,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在这样的儒学视野下,一切知识都包含着德性因素,学习知识的同时就能逐步涵养德性。儒学之“德”不是外在于人的道德准则,而是对人固有的善的本性的发现和弘扬并惠及家国天下,是个体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态进程。所以说儒学是“为己之学”,成己才能成物,内圣而外王。
德性必须通过学习进行涵养。孔子强调学对德性品格有修正作用:“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学”不仅能够避免仁、智、信、直、勇、刚等品格流入弊端,还能为其提供深厚的学养,提升其道德境界。孟子肯定学习对德性修养和道德教化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判断是非、深刻认识和有效施行。荀子认为外在的学习过程可以导向内在气质的转变,“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可见修身需要学习。“学”是个体修养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途径,是成就自我的必由之路。儒者个人的学习又是推行社会教化的前提,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学养因而成为儒家智识者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
“以学养德”的修养方法
儒家之学,可谓学、习并行,内、外兼修,循序渐进,培养个体的优良德性为旨归,具体有三:
在知识学习中涵养。“学”最早的义项是“效”,就是模仿、效法的意思。儒家特别强调古圣先贤的道德典范意义,认为他们是最好的效仿对象。但古圣先贤已逝,退而求其次,可以通过诵习记录圣贤精义的文献典籍来揣摩、效仿,对照圣贤之语,“切己省察”以修正不足。通过读书时时诵习圣贤义理,接受熏陶,就可以“管摄此心”,使“此心不走作”,避免学习者受邪曲思想影响而偏离道德轨范。无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都极为肯定读书对于德性修养的“存养”之功。所以,通过知识学习,道德仁义无时无处不在滋养着学习者的心灵,知识性学习最终落脚于完善自我。
在师友行范中默化。古圣先贤较为遥远,良师益友则是身边的榜样。儒家提倡“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在师友的引导之下随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习者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处于良好的道德氛围之中,诱发个体的向善之心,使人良善的天性获得呵护培育。具体而言,要“里仁、以友辅仁、友其士之仁者”,乐多贤友,还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如此师友的德性品行就尤为重要。孔子再三强调:“无友不如己者。”(《学而》)并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道德精神自然彰显。
在意义信仰中践行。为了在知识学习与德性修养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儒家从理论层面来建构以学养德的学理基础,主张通过学习、认知天理来认识、确定、强化德性修养的信念。首先,强调性善,在道德情感上建立德性修养的基础。孟子的收放心、正人心、存心养性等主张奠定了内圣的理论基础。其次,强化认知,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力。格物致知以穷究物理与天理,可以提高学习者判断是非的能力。道德判断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学习和修养,使之转化成为学习者的主观意愿。再次,建立信仰,自觉践履。强化认知之后,就能够自觉地树立道德信仰,确定学习的方向,凭借信仰的热忱持续涵养德性。这就将知识从外在的导向转变成个体习惯与内心要求,并落实于日常生活及政事的践履。
“以学养德”的当代启示
纵观儒学被普遍信仰的时代,以学养德的观念是一以贯之的。儒学实际成为一种培养德性和完善人格的学问,引导着社会普遍的道德追求。近现代以来,儒学被现代学科体系拆分,德性修养目标因缺乏具体的学科载体而无所附丽,以学养德的整体性功能被分化。现代学科教育在专门之学上培养了许多学有专精的人才,却忽略了对人的身心的全方位培养。知识与德性的悖离,已经成为现代知识教育难以突破的瓶颈。
环顾当下,知识领域已出现很多需要从道德维度进行检讨的问题。如学术剽窃和造假,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急功近利,制造伪学术成果,鱼目混珠,扰乱纯净的科学殿堂。又如学术泡沫的大量产生。这些伪成果缺少实际的科学含量,不能为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任何推动作用,却炮制出一片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假象,混淆视听。再如专家大量出现,公共知识分子匮乏。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普遍淡化甚至严重缺失,功利性目的成为主导。还有学术腐败、山头主义等等,道德精神的最后一片净土——知识界已深受污染。这些都显示出当下道德危机的严重程度。理应为人类至善添砖加瓦的知识,如今成了物欲与利益的顺从仆人。知识领域出现这些问题,显然是知识者的道德出现了偏差。知识没有道德护航,人类的生存权益就会受到侵害。
而以学养德思想,正是在一切知识之中发现并弘扬人文道德,射箭不在于技艺的精准而在于“射求正诸己”,音乐的功用不在于娱乐而在于“致乐以治心”。以学养德的目标是良好人格的养成,是精神成人。所以,儒家以学养德思想的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始终以人为主体,始终凸显人性的尊严和道德的价值;在知识传承中,始终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始终强化人的社会责任。这些正是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却又被现代学科教育所忽略的人文素养。是故以科学态度守护人文精神,以渊深学识滋养优良德性,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必须,也是人类前进的必然。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