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调研报告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19 14:31:53 阅读:次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自2008年推出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受到了所到国家的热烈欢迎,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了我省文化“走出去”的品牌项目。为使这项活动更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跟踪调研,形成了报告,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 发起背景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和文化符号,其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影响深远。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汉语热”,而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迅速铺展更进一步为“中国文化热”推波助澜,让曾经沉寂一时的孔子文化在新时期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同中国经济腾飞相伴相随,深深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当代语境的必然事件,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机遇。
孔子是山东的,孔子是中国的,孔子是世界的。“孔子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和精髓,孔子所倡导的“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正因为此,孔子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因此,推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既符合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也能满足世界对东方文化的渴求。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也迫切需要培育和打造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这样才能与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相匹配。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崛起产生恐惧和担心,认为对他们构成了威胁。中国不存在侵略的文化基因,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这是中国政府努力向世界传达的声音,通过孔子文化这扇窗口,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寻求答案,能够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山东是孔子诞生地,在借助孔子文化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中国孔子基金会及其秘书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孔子文化品牌,努力推动齐鲁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时代所趋,机遇所赐,职责所在。
二、 目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加强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活动指明了方向。《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参与世界孔子学院的建设行动,做好向海内外推广孔子标准像工作以及组织‘孔子文化展’、‘孔子世界行’活动”为活动明确了任务。在世界“汉语热”、“孔子文化热”的今天,中国孔子基金会作为以研究、传播孔子思想和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全国性基金组织,发起和举办“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就是要以孔子文化为媒介,借助于孔子的国际影响力,大打孔子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孔子故里山东的独特魅力。举办这项活动,对于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实施我省文化“走出去“战略,带动和促进我省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意义之一 :20世纪80年代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宣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思想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走向。法国的启蒙运动、“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腾飞都与孔子的伟大思想密切相关。在当今世界,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迅速铺展,再次向世界展现孔子思想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勃勃生机。
意义之二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截至2010年底,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而且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递增。孔子学院全球开设所创造的“中国速度”,引起了世界的震惊。这一现象,一方面证明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印证了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崛起所展示的中国实力,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急切心态与巨大需求。
意义之三:山东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建设文化强省,山东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良好条件,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和民俗文化都很丰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真正影响大的是孔孟儒家文化。在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增强中国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山东大有可为,而且应该有所作为。要利用好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在推广好汉语的基础上,加强对孔子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推动齐鲁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开展情况
“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所规划的目标是:历时五年,走遍五大洲。到目前为止,已经走到过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包括奥地利、希腊、英国、法国、美国、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
1、展示内容 “孔子文化世界行”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十大文化品牌之一,是旨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孔子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大型综合展演活动,包括“孔子生平事迹影响展”、“儒家文化主题书画展”、“汉画像石艺术展”;儒家文化主题图书、光盘、电视、电影、动漫片展播;大型孔子像赠送;儒学专家讲座;艺术汇演;孔府菜制作推广等多项内容。
孔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和齐鲁文化的代表,我们只是把它作为活动的主题而非内容的全部。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积淀异常丰富,将这么多的传统文化一一带到世界展示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只能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内容,所以选取了“孔子生平事迹影响展”、“儒家文化主题书画展”、“汉画像石艺术展”、“孔府菜美食节”、“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图片展”等有代表性的与儒家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从“孔子文化世界行”展出的效果看,所选取的这些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为世界所肯定和认可的。随着下一步活动的推进,“孔子文化世界行”的展示内容将继续不断丰富,包括礼仪、饮食、民俗等,在载体和表现形式上,也将不断创新,譬如瓷器、丝织品等。
2、组织架构 “孔子文化世界行”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以我驻境外各办事机构为沟通渠道,主要通过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为展示平台。以“孔子文化世界行——非洲行”为例,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与新华社非洲总分社联合主办,在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的支持下,于2010年10月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大学与津巴布韦大学的孔子学院成功举办。
“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的组织架构是开放的,中国孔子基金会牵头主导,根据拟举办活动国家情况,选择活动落地的合作伙伴,既可以是当地的议会、政府也可以是学校、民间机构、企业或华侨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广泛联合。其中孔子学院的作用尤为突出,孔子学院不仅是传授语言的课堂,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切切实实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来往,成为孔子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通道。中国孔子基金会已于2010年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互设了联络处。“孔子文化世界行”在今后不断深入推进中,将继续使用好这一重要平台。
3、综合分析 “孔子文化世界行”自2008年到2010年,在2年多的时间里,出访4大洲,8个国家,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次,与世界上多种文化互相交流。
从地域上看,“孔子文化世界行”已经到达过世界4大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所到的国家奥地利、希腊、英国、法国、美国、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8国。
从文化分布上看,“孔子文化世界行”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大洋洲的移民文化、美洲的开放文化、非洲古老文化都有不同程度与层面的交流与了解。
从重视和关注度上看,“孔子”周游世界大受当地政府重视,多数展览是以州议会或政府、省议会或政府的名义与我会联合主办,展览场地也设在州、省议会或政府办公场所内,州或省的领导以及侨界领袖和我驻外使馆重要领导成员出席活动。时任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李群同志出席了2009年在奥地利林茨举办的首次“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开幕式,正式拉开了活动大幕。每一站的活动,海外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评价很高。
可以看出,“孔子文化世界行”足迹已经踏入世界大部分地区,走进了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这是难能可贵的,令人鼓舞的。但是,放在全球视野内来看,应当做好面与点的结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走一些国家,特别是到更多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展示孔子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中国文化和齐鲁文化,若做到这一点,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付出长期、巨大的努力。
4、结果反馈 “孔子文化世界行”每到一地,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取得丰硕的成果。所到之处与当地的孔子学院及当地政府部门都签署了合作交流、旅游体验、企业考察、访问参观等协议,为中国、山东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探索出一条新路子。特别是向当地孔子学院赠送大型孔子雕像和在孔子学院设立“孔子图书馆”并赠送装备儒学文化书籍,更增进了与当地人民之间的感情,将孔子文化与和平友好永远植根于两国人民心中。
总之,“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的影响与意义是全球性的,让世人认识和了解了孔子文化的普世价值,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齐鲁文化的恒久魅力和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有助于世界各国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
四、遇到的问题
1、品牌管理问题。在使用孔子文化品牌对外宣传与传播上,需要进一步规范。据有关举办“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的国家反映,他们每年接待不少以“孔子文化”交流的团体,发现对孔子文化的介绍参差不齐,让人无所适从。还有人提出:中国有几个孔子的疑问?国内向海外赠送的孔子像千人千面,难以辨认。近年来的全球“孔子热”,催生了很多“傍孔子”族,很多草台班子或团组,假借“孔子文化”交流,出国招摇,鱼龙混杂,造成不良国际影响。
2、联合协作问题。我们正处于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流的时代。在“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走出去的同时,所到国家纷纷要求,来中国举办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让我们有关机构提供方便,然而,我们还缺乏这样的协调机制,快速作出反应。令一些提出要求的国家略感遗憾。
五、几点建议
1、提升“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的层次,将“孔子文化世界行”从山东省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为国家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组织领导。活动举办方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组织水平,创新活动载体和内容形式。要对国内孔子文化品牌的使用作出规定,避免乱搭“孔子车”,影响孔子文化的传播效果。
2、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文化若要融入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就应该在积极争取一切机会以表示自己的存在和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同时,积极互动,给他国文化在我国提供展示的机会。迅速建立协调机制,让孔子文化、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的映衬中大放异彩。
3、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是以和平友好为主题的。“孔子文化世界行”一直坚持这一正确导向。针对国际社会的关切和某些外国人的误读,我们要把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这一历史特点传播开去,把中华文明独具的“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和“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世界政治主张传播开去,在此基础上积极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要理直气壮地、实事求是地强调中国人早已提出并一直在躬行实践的“和为贵”、“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思想,通过中国文学、哲学、美术等一系列文化艺术形式全面介绍、全景展示中国一直致力于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始终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让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中国形象在世界广泛传播。
4、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应发挥好社团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让社团担当起对外文化传播“摆渡者”的角色,最大限度的弱化文化“走出去”的政治色彩,尽力减少和避免误解、猜疑引发的负面影响。同时,找好“走出去”的切入点,打造一个能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公众品牌至为重要。中国孔子基金会及其举办的“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无疑起到了这一作用,并应当在今后继续强化、大力发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这一重要作用。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课题调研组
组长:王大千 成员:康承宝 王新元
2011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