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中华文化 中西交流互通--第二期国际尼山儒学于中华文化师资班侧记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6 22:25:38 阅读:次
用英文授课、讨论、交流,一开始中外学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障碍;然而大家很快越过了语言的障碍,培养了深厚的情谊。课堂、课间、餐桌、散步,大家都在亲密的交谈,共同话题冲破了国界和文化限制。此外,学员们还参加了登泰山、敬三孔、访村民、包饺子、太极拳、诵读论语、试穿汉服、以及书法、剪纸、碑拓、茶艺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近距离接触中华文化的细腻与生动,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来自波士顿大学的博士生惠特尼·劳伦斯说,我来到2012年的儒家文化师资班学习,主要为了两个目的。其一,我的博士学业中包含了儒家传统这部分,并且强调比较理论。为了深化我对儒家传统的理解,我选择来学习。其二,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我所在的大学里,中国学生的比例在10%左右,而这里中国学生的各种视角启发了我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这个项目对于实现我这两个目标都很有帮助。第一个目标是主要在课堂上实现的,通过强调以儒学自己的话语和理解来阅读儒家文本,我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深化自己的理解。第二个目标部分是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的,但也是通过与中国学员更为不正式的谈话达到的。我们在一起谈论课程,一起进行在山东大学、泰山和曲阜等地的文化体验,以及共同经历了其他如书法、太极等讲座和实践活动,这一切都共同促成了这一目标。
来自波士顿大学的另一名韩国籍博士生姜建豪谈道,我对中国哲学和宗教感兴趣,因而来到中国哲学的发源地学习。在各位著名教授的指导下,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能够思考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问题。更有助益的是,能够有机会与不同国家学生一起讨论,大大的扩展了我的文化视野。另外,我还参观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并在许多细节中体验了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如书法、围棋以及茶艺和包饺子等等。以后我将继续学习中国哲学,比较哲学也将成为我未来最有兴趣的领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美国籍博士生玛丽·瑞蕾说,2012级中华文化师资班是为了培养比较哲学和中国语言教学的教师而准备的。参加者有机会与安乐哲、陈素芬、田辰山教授近距离接触,他们都是这个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的的学者。这个项目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尼山举办,包括100多个学时的课程以及文化体验和旅游。有幸能与众多参加者一同学习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他们是来自中国其他各大学的学生或一些美国大学的教授,他们并非都在严格的哲学体系下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就具有了对于课程以及我的研究专业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理解。
课程的主题包括对中国哲学的翻译文本的深入阅读,以及从伦理和政治方面用比较哲学视野对当代的争论和问题进行分析。我参加这个课程的目标是,利用这个机会和这个领域的教授多接触,从而对我的博士论文有所帮助。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自己很成功。在与安乐哲、陈素芬和田辰山教授的许多课上和课下的讨论中,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更加确定和集中了,也就是儒家传统中的“道德艺术”与杜威思想的比较研究。能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向教授们深入咨询,是属于参加者的一个额外的机会,而且很有助益。
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的南希·斯特利特教授说道,来参加这个学习班出自一个愿望,那就是想知道社会的基础是什么。我曾在中国七所不同的大学里用英文教中国学生全球化、交流、历史和文学,而这次,我作为一个学生,而非一个外国老师。三位优秀的教授给我们讲课,学习的经历很辛苦,但也很有收获。在富有艺术性的授课与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之间,我发觉自己开始了对中国儒学的了解;而通过课堂上精彩的讨论,我发现从这个项目中的收获,大大超出了我的期待。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良好的跨文化学习,会给不同学术背景的参与者带来收获。
李瑞智说,在澳大利亚作了25年的外交官,我曾在日本和中国工作和学习过,对儒家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学习班既提供了儒家文本的解读,也包括了在当代语境下其它相关的文本。它给了我独特的洞察形式和深入发展的动机。在当今世界,中国在迅速占领着全球化中决定性的地位,对于急需了解中国崛起所依据的传统文化和实践的西方国家来说,这个项目的意义重大。在这个项目中,我所感兴趣的内容是:中外学员被编入同一个组,并一起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以美国人为主体的西方学员,在课堂发言上表现突出;而具有相当语言水平和文化内涵的中国学生,只是逐渐进入了美国式热烈讨论的状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许就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吧。也许很多参与者没有发现,中美双方学员的素质对比已经暗暗彰显了一个挑战,那就是,中国在全球化贸易中已经逐渐走向了中心的地位。总之,这个项目对我的影响和启发都很大,也使我收益良多。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青年教师陈晨捷发表了他对比较哲学的看法:所谓“比较”,最初是要看清你我,最终则是要消融你我。安先生常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自我的窠臼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文化的特点,而这就需要“比较”。
休斯顿社区学院历史教授霍华德·伯德纳谈道,他即将发展一门中美历史比较课程,这次的尼山之行是他12年前制定的个人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他说,1999年我参加了夏威夷大学东西方文化中心的一个暑期项目,这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亚洲哲学的兴趣。在过去的十二年中,我每年都参加亚洲研究发展项目,并提交了教授亚洲历史、亚洲移民、纽约中国城以及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等课程的文件。
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度过的一个月的集中学习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和全球化语境中的公民,我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希望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虽说我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一个月来需要理解的材料,仅仅在一个月内理解这些确实是太不够了,但我相信会在以后继续深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学习,而这个项目为我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除了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之外,让我更多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经历恰好就是待在这里与众多的中国学员们发展了友好的关系。这是多么令人赞叹的聪慧善良的人们所组成的集体!我希望长期的珍藏我们共同经历的回忆。
(王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