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学热”的冷思考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19 20:02:07 阅读:次
近年来,“国学热”在国内外持续升温,社会上广泛兴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这些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强烈关注,引发了如何重新评价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及作用、如何看待“国学热”问题的争论。
“国学”称谓的由来与界定
“国学”一词在西周时已经出现,当时是指国家的一级学校。而其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19世纪初,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当时人们对比分析中西文化,或称为“西学”、“中学”或称为“新学”、“旧学”。“国学”一词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了。
关于“国学”一词的界定,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从广义上看,国学是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美学、音乐等各领域的传统文化体系,从狭义上讲,则指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及其价值取向;也有学者认为,国学是指讲述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学问或学科,主张把“国学”界定在传统思想、学术范围内;在笔者看来,“国学”所指的对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包括儒家学说中的“国粹”部分,同时也包括道家、墨家等流派的学说中的“国粹”部分;而“国学”存在的状态,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随着中国的实际而不断与时俱进,并在发展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坚韧的生命力。
“国学热”兴起的原因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和认识。一个时期以来,在社会生活中,片面强调“唯经济论”,思想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又多是“假、大、空”;在意识形态领域,由于西方文化的融入,价值多元化加重了人们选择时的痛苦,世袭的文化规范受到冲击,新文化又未正式确立,导致文化上的失范和失控现象;在学术界,“偏食症”现象也很严重,现代西方思潮成为当代一些学者的“方法论”和“本体论”,使中国学界逐渐失去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根。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激进主义的浪潮成为过去,人们又回眸本国文化资源,反省“偏食症”的后果,于是在心理逆转中出现了“国学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所在。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生存活动的智慧和结晶,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力量是举世瞩目的,并成为中国树立国际形象、赢得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手段。“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中国文化已经插上翅膀飞出了国门——“中国文化中心”落户韩国、德国等许多国家。2004年“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热吹法国“蓝色海岸”;在美国,中国文化传统也方兴未艾,就连前美国第一夫人劳拉都在苦练中国书法;在孔子2556诞辰时,全球十几个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孔活动;1988年,物理学诺贝尔奖金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主要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这些事实正反映出一种思想倾向,即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现实的影响深远。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了儒学,在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学对中国国民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的某些合理成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中,儒家所倡导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等仁爱思想人本意识浓厚,对于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着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儒学倡导的“天人合一”、“中庸”、“四端说”等思想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儒学的很多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政府的支持。对于当前流行的国学热,中国官方从总体上说是支持的。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国学”兴起中存在的问题
倡导和学习“国学”的动机“不纯”。一方面,对于某些商家而言,倡导学习“国学”目的在于把国学作为一项赚钱的产业在运作。笔者认为,这些活动在传播国学的名义下牟取暴利,让“国学”丧失真正功用;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者而言,一部分学者怀着一定程度的虚荣心来对待国学,认为学习“国学”就是一种赶时髦的做法,一些爱追求时尚的大学生,他们也读经,也论学,但更多的兴趣似乎在于着汉服、行古礼上,颇给人“凑热闹”的感觉,并没有从心底里喜欢和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把“国学”等同于儒学,使“国学”狭隘化。当前“国学热”中确实有人企图取儒学而代之,新儒家蒋庆先生选编的《中国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独取儒典,排斥百家,被学者批评为“其思路与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董仲舒略无二致”,使“国学”狭隘化,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学”内容博大精深,汉学、藏学、蒙学、维吾尔学等凡我中华民族之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包括在国学之内,而不应该摒弃于国学之外,“国学”更不等同于儒学,释、道、名、墨、法等诸子百家学说都是“国学”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学”指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粹”部分,而非“国渣”。
怎样看待“国学热”这一现象
要保持友善、科学的态度。这要求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和作用,要求我们站在一种纯洁的、非私欲的立场来提倡“国学”,要学会分清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批判性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吸取。我们可以把历史遗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完全继承的,如:“民为邦本,本同邦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第二类是需要去粗取精、择优吸收的,仅举“大同”和“小康”的论述为例,其内容是可取的,但其历史发展的顺序是应当抛弃的;第三类如对劳动的轻视,对君子和小人的划分和对子女与小人的批判等这些使我们是应当抛弃的。总之,对待历史遗产、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批判的方法,不应一叶障目。
在保持友善态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主张唤起人们对于国学的重视和学习的意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复兴国学的方式和手段确实难以让人接受,例如:有人提倡恢复传统的礼乐政治制度,笔者认为这对国学现代价值的呈现没有多大益处;又如,前文提到以利润为诉求而追逐“国学”,这样的态度和方式可以说都是畸形的,在这样的动机下产生的国学热不是真正的热,而是“虚火上身”,这样的国学热必定会冷下来,甚至无人问津。
对引导“国学热”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有了解,才有发言权’’。目前有的学者对国学热进行一味的支持和一味的反对都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可以说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都没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早在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对于传统文化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和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把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行总结,当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当作中国共产党的责任。
与时俱进来审视和发展国学。国学的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判断,国学的复兴也不是唯国学独尊,而是以国学文化为根吸取更加丰富的养分,是现代中国文化新的繁荣和新的发展。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和价值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以世界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来发展国学,使国学不仅仅是“一国固有之学问”,而是建立一种包容性的、不断更新和创新的民族文化。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从西方文化中引入我们民族文化中缺乏且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学.
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文化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这种交流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双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在这一过程中,既不要自尊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坚持了自己的立场,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外文化的养料来滋润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