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当代新实学 创新“经世儒学”观(之十五)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6-11-09 16:42:14 阅读:次
构建当代新实学 创新“经世儒学”观(之十五)
实学思想研究随感
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杰
编者按: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提到的两个重要启示是“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这些讲话精神可以说与实学的主旨紧密相关。实学,反映了儒学的经世理念和价值,也可以叫做“经世儒学”。发掘儒学在管理、经济、文化、军事、法治、医学、外交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服务治国理政,打造新时期的“经世儒学”即构建“新实学”。
一、“实学”这一概念由来已久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学派也有其不同的理解。
“实学”之所谓“实”,顾名思义,是相对于“虚”、“空”、“无”等而言的。所谓“实学”有广义、狭义之区别。广义之实学是指自先秦以来注重现实、经世致用的学问;而狭义之实学则是指发初于北宋中叶昌盛于明末清初直至晚清洋务运动之前。绵延达800年之久的实体达用之学,是针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层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社会变革思潮和思想解放话动。这一时期的实学思想我们称之为中国传统实学。
“实学”思想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就其时代特征而言,实学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及近代新学一样,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表现形态。就其理论形态而言,实学是明清时期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遵循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学术界对实学的概念和定义、内涵和外延、起点终点及历史断限、实学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和局限性、研究方法及现代价值转化,实学与理学、心学、佛学的关系,实学与日、韩等国“实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差异等问题,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并使用“实学”一词的是北宋著名思想家程颐。在程颐那里,实学还没有完全摆脱理学的束缚,主要是指读经穷理之学。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朱熹则发挥二程以来之实学思想,并赋予实学概念以具体内涵,主张“学以致用”。随着程朱理学日益陷入空疏、游谈无根及脱离社会实际之泥沼,“实学”思想及主张悄然勃兴,以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等为代表的思想家竭力倡导一种“实学”精神。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实学思想,尚处于萌发奠基阶段。迨及明清时期,“实学”一词的内涵和使用领域大为拓展,具有不同层面的含义和特性。显然,“实学”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明清时期,明清思想家在自己的著作中频繁使用“实学”这一概念,都争相把自己的学说主张称之为“实学”。对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想,有的学者概括为明道致用、经世致用和体用一致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学术界最早对传统实学思想进行研究是在本世纪40年代嵇文甫先生发表的《陆象山的实学思想》一文,此后近40年,对传统实学研究则鲜有问津者。因此,我国的实学研究比韩国学术界晚了近半个世纪,比日本也晚了近30年。80年代初期,葛荣晋先生在与东亚各国实学研究专家广泛学习、接触和交流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的传统实学思想,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鉴于以往对明清时期思想特征的总结多以西方文化特征为参照,葛荣晋教授遂独辟蹊径,以中国思想文化固有之范畴,在中国学术界率先倡导“明清实学思潮说”。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使中国实学成为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者对实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学术成果,成立了实学研究机构,以不同主题召开了多次国内和国外实学思想研讨会,其中葛荣晋教授主编的《中国实学思想史》荣获1996年国家图书奖。
二、中国传统实学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百家争鸣时期,中国实学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实学真正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和思想变革运动并成为一股社会主流是在明末清初。实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从实体和达用两个层面而去把握;实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概括说来,中国实学特别是明清实学与宋明理学本质区别的核心便是“经世致用”,其最本质特征就是“崇实黜虚”,是一种“由虚返实”社会思潮的根本转向,强调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崇实精神、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关注社会人生的人文精神等。
中国传统实学经过近800年的生成、演进及发展,到晚清洋务运动之前基本趋于终结。在随后的历史岁月里,虽然中国哲学的形态发展被近代“新学”所取代,但传统的实学精神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共存于中国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进程中。传统实学作为一种旧的文化形态要想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必须进行现代形态转化,必须超越传统而走向现代,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从而展示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其实,每一种旧的文化形态要想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据新的时代的要求,进行现代形态的转换。作为中国文化内在生命特征之一的传统实学精神,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同样面临着现代价值和形态转换问题。这就是传统实学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之需要而进行的现代转换即向“新实学”的转换。
三、“新实学”不是空穴来风,是在全面继承和概括传统实学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的新形势而出现的新的社会思潮,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的革命。
新实学与传统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训话通经、明道致用两个层面上,传统实学局限于前者,而新实学则超越前者,将重点放在“致用”上,即放在对现实社会乃至关乎一切人类生存及其命运问题的积极探索及解决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实学还是新实学,“实事求是”是其核心内容,但其内涵却有很大的不同,不可将两者混淆起来。“新实学”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是现代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新实学”所具有的新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及行为方式等。如何看待近20年来出现的“新实学”思潮?如何评价“新实学”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现实价值?“新实学”在21世纪应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走向?这些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很值得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实学文化中优秀的、具有进步意义和现代价值的思想内容,同时大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日、韩等国在实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便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全面推动中国实学文化的向前发展,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其应有的理论贡献。
(杨宽情删节整理,原文刊载于《理论前沿》200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