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卿:东莞印象---喜看民营企业精神与理念的转型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5-12-21 20:32:58 阅读:次
东莞印象
---喜看民营企业精神与理念的转型
王殿卿
2015年12月13日
作为学者,是个终生的学习者;作为旁观者,说企业完全外行;作为老者,思想落伍,这里只把一些所见、所闻、所思的日记,整理出一个“东莞印象”,留作记忆,与同道分享。
民企培训 求知而来
12月5-6日,出席在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由国际儒联主办,深圳市信德多元文化教育中心、东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单位承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为主题的“国际儒联第八次普及工作座谈会”之后,于12月7—11日,我们又到了东莞,继续参加 “中华儒商(珠三角)联盟”交流与学习活动。这是深圳“座谈会”的延续与扩展,有60—70位中小民营企业家出席,还包括一些民办儿童国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大家住集体宿舍的上下床,全素食。交流活动有两个单元:先后考察了两个电子零件加工企业和一个文化书院,主要展示“企业文化”,以文化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人文素质;其余时间是先后听了,王殿卿、钱耕森、黄秀清、王新宏、羊涤生、黎红雷等学者讲座,每场讲座都穿插有关企业家的体悟与经验介绍;每天晚上,都有企业家之间的专题分享恳谈会,其中有一场与林寿山先生等的交流与座谈。参加者进入课堂,都要把手机交由主持人,集中保管,以保证秩序,因为这些学员,都是“事务缠身”,依靠电话联系企业的大忙人。这种持续5天,每天3个单元,高密度,放下“企业”,集中精力,“看”、“听”、“问”、“辩”、“悟”、“从”的培训学习,令人钦佩,是民营企业家集中培训之特色,他们出席,是出于企业需求与内心自愿,不是“红头文件”派来的;他们的时间就是金钱,分分秒秒都珍惜;他们求知,如饥似渴,不耻下问,边学边思,回去必以应用。这种民营企业的民间培训,被称之为“民企黄埔”----深圳市信德多元文化教育中心的“复制版”,是民营企业寻求生存、发展、长命的“民企党校”、“民企管理学院”、“民企国学大讲堂”,它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智慧为统领,对于世界先进企业管理智慧加以中国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新理念、新模式、新哲学,为办好中国企业,培育中国企业家、中华儒商,推出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提供了“根与魂”的支撑。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已经在国民经济中日益举足轻重,当前面临实体经济微利时代,诸多生死攸关之考验的背景之下,如何帮助他们从精神与理念上实现“转型”与提升,极具战略意义。在政府顾及不到民企这种“内在转型”之时,提倡和放手让民企行动起来,自救自荣,可能是一种明智的理政。天下事,天下人一起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来是我们执政党的优良传统。
民企未来 全靠人在
在深圳和东莞8天的会议期间,如此近距离地、认识如此众多民营企业家,是我80岁以来之最,深受教育和启示。他们这一代,已不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倒爷”万元户, 更不同于20世纪九十年代“禹作敏”,大邱庄式的乡镇企业家。他们是当年经济特区创业“淘金者”的后代,是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精”,他们有志向、有抱负、有智慧、有作为,背井离乡,不惜辛劳,不惧艰险,百折不挠,不怕牺牲,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修齐治平的理念。有人,事业有成,腰缠万贯,飞黄腾达;有人,创业艰难,九死一生;有人,难过破产“鬼门关”,或上吊、自焚,或投海、跳崖。这是一代,经历实践的摔打,顺与逆境的洗礼,血与火的砺炼,生与死的考验,前仆后继,成长起来,具有中国精神与智慧,当之无愧的中国企业家。有了这一代民营企业家,就会孕育更新的一代,他们是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先行者,也是培育新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导师,任重道远。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希望与光明前景,令人欣慰和鼓舞。
面对困境 反求诸己
听他们讲,当今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此,正在冷静地总结与反省。
由于以往“见利就上马”,造成今日的生产过剩,产品积压,资金链的断裂,资金不能正常周转,上游讨债,下游停工,工资难发,导致不少企业家见面都问:“你欠多少债”? 一些小微企业欠债几十万,中型企业欠债几百万,大型企业欠几千万,超大企业欠几个亿,一位参会的房地产老板,因为“现房”不能出售,欠债4个多亿。因此,这些企业家,满头雾水,愁容满面,面对讨债天天,寝食不安,度日如年,个别人或因违法而被判刑,或因“走投无路”而自尽。一位企业家在大会上讲:我们面前两条路,一是“跳崖”,一是拿起“讨饭棍”去沿街乞讨,在他的办公室就放着一条“讨饭棍”,随时给自己以“警示”。
他们讲,以往民企运转一个通用的“潜规则”,是靠给上下游客户的“回扣”;靠给主管机构“利益输送”(贿赂),请其吃喝玩乐;靠偷税漏税等等。这种种“有效”之策,随着“反腐倡廉”的深入与持久,正在“失效”。这就迫使民企在“反求诸己”,认清危害的基础上,在管理理念与模式上,必须“转型”。 有位企业家,当众算了一笔帐,自1992年至今,仅以上三个方面的开支,就达4000余万元人民币,为自身“犯罪”,他悔恨自责。
有的企业家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从众多倒闭民企的“悲剧”中,汲取教训,为民企“转型”提供负面的警示;让那些“伏法”者,痛改前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民企发展史上的“牺牲者”,转变为“建设者”;使得一些付出昂贵“学费”与代价的人,发挥特有作用,再立新功。此项建言,可供有关民企“转型”的参照。
展望未来 内在转型
通过参观民企和聆听民企老板的报告,得知民企正进行着“内在转型”。这种转型,有两个要点:一是家庭文化,二是国学经典文化。
家文化
中华文化,是以家国同构为中心的文化。人有家,则有国,有国则有家,修齐治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家文化,并非是落后的文化,不以家为核心的文化,也不一定是先进的文化。各有各的传统,各美其美,每每与共。
家庭为本,是“群”的价值观。企业是个“群”,齐家治企应有同理同道。
家道、家风、家教,可以成为企业之道的参照。
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玉萍,以“一部《孝经》成就亨达”为题的报告,从祖传商贾家道、家风、家教,点出中国民企的传统经营之道:企业有了盈余,一要给员工多发钱,二要给国家多交税,三要向社会多行善。出席会议的学者和企业家认为,这“三要”亦应是当代中国民企的经营之魂,走上如此经营之道,民企才有稳步发展和长久的繁荣。
亨达的经验还证明,儒家孝道,既是齐家之本,也是民企固本强基之道。职工在家行孝,在厂尽责,在国尽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齐家治企,一道同理。
企业是个“家”, 每个成员既是雇员也是东家,既是员工,也是老板,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坚持“ 三要”之道,是所有成员的天职。这个“家”,将顾客、社会、国家视为“天”,把员工看作“地”,为“天”“地”,靠“天”“地”,“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合德”,天时、地利、人和,形成以“家文化”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模式,这是中华儒商所独有之特色。东莞一些企业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索,他们的股权治理结构是51:25:24。即51%企业股权由创始股东捐出成立公益基金,以促进社会大众、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25%的股权成为全体员工的绩效分红股份,让全体员工做老板,掌控企业的命运;24%的股权为原始股东持有,51%得天和、25%得地和、24%得人和,天和、地和、人和,与万事万物和,则与日月同辉,与世界同在,企业长治久安之道也!
家乃国之本,本固则邦宁。孝悌是家庭伦理的十字架,纵向是“孝”,横向是“悌”;在家中是“父慈子孝”,在企业是“上下互敬”,在家中是“兄友弟恭”,在企业是“志同道合”。正是这种“人际生态”, 才有企业的“齐心合力”, 才有“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让“管”的功能等于零,使“理”——全员的“责任”乘以一百。总经理可以外出脱产学习45天,企业照常良性运转。既可精简机关人力,又可减少会议时间,这人力与时间,正是企业活力与财富之源,需百倍珍惜。这,已经成为不少民企管理的“新常态”。
从珠三角民营企业的实践,还看到“家”的意识与概念,已经超出单个的企业。“悌”的概念,在企业之间,已是“兄弟”伦理关系,取代“他人是地狱”,“同行是冤家”,“恶斗竞争”的旧习。建立“兄友弟恭”,互敬互助,同舟共济,特殊的“团队”,浩浩荡荡民企大军,在深圳市信德8期“黄埔”民企团队基础上,正在形成的“中华儒商珠三角联盟”,就是最生动的体现,它将为民企的转型发展,提供力量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生态。
经典文化
“经典”是智慧的结晶,它所承载的“常道”历久弥新。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种文化存在,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经典。中国儒释道三家经典,已流传千古,作为国学,滋养了中华民族气节、精神、美德和为人处事的价值观。
习近平主席讲,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文化亦应是每个人、家庭、企业的根与魂。要用中华文化,建设企业的精神家园,就要从学习国学经典入门。
进入21世纪,《弟子规》已经迅速进入民营企业,成为员工学习做人的教科书,对于建设企业的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提升学习层次,儒家四书,尤其要必修孔子的《论语》。当年,日本企业信奉与践行的是,《论语》加算盘,而今的中国民企,要信奉与践行互联网+《论语》。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今,要做好人、家庭幸福、企业生存、发展、长命,也必须到《论语》等国学经典中,寻求智慧。
东莞一个企业,既有生产车间,又有书院讲堂,给员工开出系列《经典》的辅导讲座,500位员工可以停产听课,把“根与魂”的培训,看得比生产更重要。12月7日上午,我有幸与全体员工坐在一起,聆听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玉萍,关于“一部《孝经》成就亨达”的讲座,发现这些20-30岁的员工,聚精会神听讲,不时动情落泪,不时被经典章句所折服,如此好的讲座,如此教育氛围和效果,在一般大学里也不多见,我从内心里向这里员工的学习境遇和福分,表示祝福。这种民企,已经既是企业,也是学校,既制造产品,又造就人才;一代青年员工在中华文化熏陶滋养下茁壮成长,他们懂得了做人的意义,就必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让“中国制造”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这是企业“转型”的“软实力”,更是企业摆脱困境,走向繁荣,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这种读国学经典“学习型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举,也是当今企业转型的需求和发展的必然。
这次到深圳、东莞的8天,不虚此行,这些“挂一漏万”的“印象”,可能不无不妥,然而,给我一个强烈的启示,就是企业转型升级,要有资本、设备、技术等等硬件的“转型”,还必须有“根与魂”的文化软件的“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讲,后者可能比前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