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文化比较中看儒释道
新闻作者:牟钟鉴 新闻时间:2014-03-26 10:51:19 阅读:次
牟钟鉴
文化有器物、制度、思想3个层面,而思想是文化的内核。在内核结构上中西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大致状况如下:
第一,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差异。欧美文化是由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流衍而成的,前者演为基督教文化,后者演为理性科学与哲学。看起来它是二水并流,恰成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但在信仰的层面,却只有基督教文化,而理性科学与哲学则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不能使人安心立命。中国文化不同,从春秋末年开始便有孔子、老子二圣并立,儒家、道家的对立与互补;汉末以后,道家衍生出道教,佛教兴起并盛行,迄至清末,中国思想文化内核结构是儒佛道三教鼎立与合流,其外层则有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基督教及民间宗教等,它们都能给人提供一种信仰,一种社会人生的价值体系。在信仰的层面上,中国人拥有多项选择的精神空间。
第二,对立性与互补性的差异。欧美人的思维具有一分为二的特点,诸如宗教与人学的对立,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唯物与唯心的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等等,从对立中求进步,通过斗争求发展。中国人的思维则有合二为一的特点,诸如宗教与哲学并行不悖,儒佛道三教合流,儒道互补,天人合一等等,在会通与融合中求得进步与发展。西方的宗教有强烈的排它性,中国的宗教有极大的包容性。中国人讲“和而不同”、“殊途同归”,所以没有发生宗教战争,相反,人们可以二教或三教并修,社会对此也习以为常。
第三,分散性与一体性的差异。西方人的文化理念与国家民族的理念相对分离,文化强调宗教,国家强调主权,民族强调血统,所以欧洲的文化尽管有共同的传统,政治上却是四分五裂,不能形成稳定的统一国家,民族矛盾也颇为复杂激烈。中国人把文化融入民族的理念之中,所谓夷夏无别不在种族,不在地域,而在文化,即是中国以儒为主导以道佛为辅的传统文化,然后容纳四教、五教等,形成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有中心点,有辐射面,有凝聚力,有扩散力。中华民族有此文化传统而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共同体,又不失共同体内部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民族有此文化传统便能够在政治上保持着统一的国家规模,分裂的时候短,统一的时候长,而且分裂必然走向统一。从民族学上说中国是多元一体,从文化学上说中国也是多元一体,这是中国的特殊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偏激性与中庸性的差异。西方文化从分的角度把一种要素发展得十分充分,而往往忽略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容易走“物极必反”、“矫枉过正”的路。例如宗教发展到中世纪无所不包、统治一切的地步,然后才有激烈的无神论兴起,加以纠正发展到极端膨胀的科学主义,然后才有人文主义兴起;征服自然引起全球性生态危机,然后才激起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不同,它从合的角度去调节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力图走出一条中和的路线,使文化得到平稳的发展。儒家讲“中庸”、“中和”、“时中”,认为“过犹不及”,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都主张改良主义,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取其中。佛教讲“中道”,既不执于色,亦不执于空,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道家亦讲“守中”,主张“去奢、去甚、去泰”,其人生态度收放自如,无为而无不为。在中国历史上,在社会各个领域,总是改良派受到赞美而激进派和保守派均遭批评。近代自从接受西方文化以后,除保守派继续受到批判,激进派起而成为主导,改良派则处处受到贬斥,“中庸之道”从一个具有正面价值的理念变成了不讲是非、折中调和的代名词。随着“斗争哲学”的衰落,“中庸哲学”有可能再度兴盛,改良主义也会恢复它应有的名声。
中西文化互有优劣,我们应该通过比较研究推动其良性互补,坚决避免劣性互动,在双向交流中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