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传》的整体思想
新闻作者:颜炳罡 新闻时间:2014-04-13 23:17:42 阅读:次
颜炳罡
《易传》是战国时期的儒家的作品,是解释、阐发《易经》思想的论文集。它包括《象》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古人又称其为《十翼》。我们认为:《易传》的主要篇章包含着许多整体思想的因素。本文试图就这些因素谈点初步想法。
一
《易传》称天、地、人为三才。它认为三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易传》看来,人是天地交互作用的产物。它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象》·《乾》)“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象》·《坤》)“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说卦》)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下)
天道、地道、人道固然有别,但正是通过这种差别才联系起来。首先,人的言行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天、地息息相通的。《易传》说:“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其次,天地的变化,在它看来,也不是纯自然之道,而是含有与人事相关的、供人们仿效的因素。“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系辞》上)“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文言》·《坤》)“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辞》上)所以《易传》一再强调人们要“知变化之道”。要求人们“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系辞》下)在它看来,天、地、人三才之间存在着相互依懒、相互感应、相互联结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天、地、人融通为一。我们认为:《易传》将天地人视为一体的思想有合理之处,而强调人们应顺从和尊重自然之道也有可取的地方。但是,它过分地、带有神秘色彩地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相对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过分地强调人对自然之道的服从和顺应,而轻视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只讲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仿效,不讲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片面的,因而也是不足取的。
二
《易传》认为:天道变化与人事吉凶祸福息息相关。对人来说,天道变化含有深刻的“意”。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天地之“意”呢?《易传》指出:“立象以尽意”。就是说通过建立“象”的系统以探测天地之“意”。
在《易传》看来,象就是圣人对宇宙间客观事物及其变化之道的模拟。它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系辞》上)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
由“八卦相荡”而生六十四卦,从而由八卦之象形成了六十四卦之象。无论是八卦之象,还是六十四卦之象,都是圣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观俯察的结果。是圣人通过“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哲学思考,对天、地、人及其变化之道高度升华了的模仿。“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地之动,贞夫一者也。天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系辞》下)可见,爻就是效,以“效天下之动”,象就是像,以像“天地之道”,“日月之道”等等。无论是爻,还是象,都是为了“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象是圣人对自然之道的抽象和概括,因而它含有深刻的“意”。又因为自然之道与人文之道具有统一性,所以圣人又可以通过观象以创造人类文明。这就是《易传》所讲的观象制器。《易传》指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系辞》上)而其“制器者尚其象”体现出《易传》作者的文化整休观。它说: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栖氏没,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共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水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坼,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系辞》下)
《离》、《益》、《噬嗑》、《乾》、《坤》、《涣》、《随》、《豫》、《小过》、《睽》、《大壮》、《大过》、《夬》都是圣人对自然之道仰观俯察的结果,同时又是圣人发明渔业、农业、商业、制造衣服、舟楫、弓矢、车辆、宫室,创造礼节、文字的依据。“象”,象征着自然之道向人文之道的过渡,是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联系的中介。它本身既是对自然之道的概括,又包含着人文之道得以发明、发现、创造的契机。因而它包含了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的双重因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下)“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观象制器的思想可以说是《易传》“立象尽意”的具体体现。《易传》作者认为:圣人在观象之中深刻领悟了“象”的内在含意,从而在这种含意的启发下,创造了人类文明与文化。
天地人是一整体,“象”是对天地人这一整体的反映,人类文明和文化又是“象”的进一步引伸。从自然到“象”,再由“象”到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本身就是相互联结、环环相扣的发展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易传》作者对文化与文明的看法: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与文明不是脱离自然和人类社会独立的东西,而是自然和社会高度发展的特殊部分,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和环节。从文化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看,天文、人文、地理是一有机整体,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生。《易传》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象》·《贲》)“是以明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系辞》上)天文、人文、地理、天道、民故等等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功能却是统一的。“观乎天文”,是为了把握人类社会的变化趋势,“观乎人文”,是为了达到天下大治,而对天道的认识,对民故的考察,都是为了化为民用。其出发点可能是自然,但其逻辑的终点则是社会与人生。应当指出:《易传》观象制器的思想有合理的地方。而学术界将其简单地斥之为唯心主义而束之高阁,这种作法是欠公允的。因为《易传》观象制器的思想力图探讨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探讨文化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自然规律向社会规律转化的中介。当然它并未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提出这些问题本身就标志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且,《易传》在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整体思想又具有辩证的因素。
三
《易传》所理解的人实际上有两层含意:一是指人类,如“人道”、“百姓”、“男女”等等,一是指具休的个人,如“大人”、“贤人”、“圣人”等等。因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也应有两种理解,其一作为人类与天地互为一体,这点本文在第一部分已作说明。其二具体的个人与天地也互为一体。但具体的个人是如何完成与天地一体的呢?这一方面《易传》也有论述。《易传》作者认为:人深刻领会了《易》的全部精神,努力弘扬自我的道德本性,终日乾乾,法天效地,完成自由理想人格的飞跃,就能达到与天地一体的境界。
《易传》认为:《易》是一部伟大的人生法典,它的每一卦、每一爻都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做人处事的原则。它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乾》)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象》·《大有》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象》·《晋》)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象》·《家人》)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象》·《蹇》)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象》·《益》)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象》·《震》)
在《易传》看来,君子应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光大自我的德性,“迁善改过”,“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恐惧修身”,不断向自由理想的人格、向与天地合一的方向努力。“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以至“罪大而不可解”。而君子与小人相反,“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由此可知,向自由理想人格的飞跃,向“与天地合其德”的境界迈进,如同小人跌入罪恶的深渊一样,都“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需要一漫长的渐进过程,亦无需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积累善行。这样,《易传》就为所有的人敞开了通往理想人格的大门。
在向理想人格接近的过程中,《易》之六十四卦起着重要作用。在《易传》作者看来,《易》的每一卦、每一爻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处世之道,唤起人们的德性自觉。因而六十四卦在提高人的道德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这一总目标的前提下,其作用和功能具有互补性,整体性、协同性。它说: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辩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任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辩义。《巽》以行权。(《系辞》下)
道德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而《履》、《复》、《恒》、《损》、《益》、《困》、《井》、《巽》分别代表了这一整体的不同侧面:基、柄、本、固、修、裕、辩、地、制。正因它们各自体现了道德的不同侧面,所以它们在培养和造就理想人格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履》规范人们的行为。《谦》与约束人们的礼紧密相联。《履》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复归善性。《恒》使人言信行常。《损》使人减少恶念,远离祸害。《益》使人增进德性,为人兴利。《困》使人少讲怨言。《井》使人辩别义与非义。《巽》要人们对道德信条,灵活掌握,不要死守。总之,每一卦在塑造理想人格,弘扬主体的德性方面都有不同的贡献。所以,它们在总的功能上不是孤立的、而是趋向一致、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的整体。因而只有领悟了《周易》体系的全部用意,才能成为“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贤人君子。从而“在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得志则“终日乾乾,进德修业”,不得志“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这样,人的德性就可以充分显现,在现实生活中就完成了自由理想人格的飞跃,成为“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子人乎,况于鬼神乎”。(《乾》·《文言》)从而使具体的个人在行为方式、精神、尤其是在德性上达到了与天地一体的境界。
四
以上我们简要的论述了《易传》整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概括地谈谈《易传》整体性思想的几个主要特征。
有序性。《易传》认为从天地万物、人类社会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到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条有理、井然有序的。它说:
《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
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系辞》上)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象》·《豫》)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以秩形成,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以理发生。人顺应客观世界的条理和规律,则安;违背这些条理和规律,则乱。孔颖达指出:
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协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周易正义序》)
我们认为:孔颖达的这段话是对《易传》思想的精彩说明。《易传》一再强调人们要法天效地,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实质上是要人们遵循客观世界的本然秩序。《易传》不仅重视客观世界的有序性、人们活动方式的有序性,而且也十分重视六十四卦排列组合的有序性。其中有一篇《序卦》,专讲今本六十四卦排列组合的必然性。刘大钧同志指出:《序卦》作者“试图从卦名的含义上,把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说成是相互连贯、上下顺应的一条链子,在这条链子上,每卦都是其中的一环,首尾衔接、环环扣紧——当然,这只能使自己的立论跌进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泥沼中去”。(《周易概论》第25页)《序卦》作者只从外在的形式上为今本六十四卦的编次“制造理论根据”,当然是不科学的。但它把六十四卦看作一个“互相连贯、上下顺应”的有序整体的思想是可贵的。
层次性。《易传》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六十四卦系统、甚至一个具体的卦象,一个具体的家庭都是由不同的层次有机联系起来、结构明析的整体。它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系辞》上)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观,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系辞》下)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
作为自然界,天地有别,物各不同。“水流湿,火就燥”,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呈现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千姿百态的景象。作为社会,“卑高以陈”,贵贱有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等级森严,然而又各居其位、各从其事,皆有所属。从而保证封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卦象、一卦六爻,汉人认为,上两爻象征“天”,下两爻象征“地”,中间两爻象征“人”。天地人三才,层次分明,且“分阴分阳,迭用柔刚”。作为文化,有天文、人文、地理等等,结构明晰,功能一致。自然、社会、卦象、文化都是相互联系的层次,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易传》看来,任何事物都是分层次的,都是有不同的因素构成的,这些不同层次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象》·《睽》)
变动性。《易传》认为:自然、社会、六十四卦体系,都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整体,而是动态的、开放的整体。它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社会、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它说: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象》·《丰》)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天地在变化、日月在变文、四时在变化,反映天地、日月、四时变化、预示人们未来凶吉的卦象也在变化。因而生活在这变化无常、奔腾不息的宇宙之流中的人,应该法天效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以变应变,从而跟随宇宙之流的步伐,永远保持与天地的和谐一致。《易传》的这种变化观,无疑是辩证的。但它把运动、变化描绘为日月的往来,寒暑交替、日之中昃,月之盈虚,不仅具有明显的循环论特征,而且还具有鲜明的经验论色彩。
《易传》强调天地人、自然与社会、六十四卦等整体的有序性、层次性、变动性,实质上是有意无意地为刚刚确立起来的封建等级制度制造理论依据。“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明显地暴露了《易传》作者的动机。它向人们指出:现实社会的等级秩序及其有限的升迁变动,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只有保持这个社会系统的和谐,才对人们有利。所以,《易传》是唱给新的封建社会的一首赞歌。
(《周易研究》198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