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先生与第三期儒学之发展
新闻作者:颜炳罡 新闻时间:2014-04-13 23:23:21 阅读:次
颜炳罡
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牟
一
要了
在
由梁漱溟到沈有鼎,儒学第三期说之出现可以呼之欲出了,在
第一期与第二期两形态不同。第一期之形态,孔孟苟为典型之铸造时期,孔子以人格之实践与天合一而为大圣,其功效则为汉帝国之建构。此则为积极的、丰富的、建设的、综合的。第二期形态则为宋明儒之彰显绝时主体性时期,此则较为消极的、分解的、空灵的,其功效见于移风易俗。
第三期,经过第二期之反显,将有类于第一期之形态。将为积极的、建构的、综合的、充实饱满的……更为逻辑的。(《道德的理想主义》《儒家学术之发展及其便命》)
“三”在近代中国思想家的头脑中是一十分熟悉的观念,龚自珍就把“万物一而立,再而反,三而如初”(《壬癸之际胎观第五》)视为宇宙事物发展乃至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黑格尔、马克思的哲学传入中国,正、反、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成为到处盛行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深受施宾格勒史学观影响的
在这一画卷中,由梁漱溟,经沈有鼎至牟宗三的轮廓是相当明显的。尽管牟宗三对梁漱溟多有微词,尽管沈有鼎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由梁漱溟、沈有鼎而趋必然逼至第三期儒学的出现。依牟先生的说法,梁漱溟在反孔鼎盛的时候,“他维护了孔子的人生哲学”,“他独能生命化了孔子,使吾人可以与孔子的真实生命及智慧相照面,而孔子的生命与智慧亦重新活转而披露于人间”,甚至“他开启了宋明儒学复兴之门”(《生命的学问》三民书局,1984年7月第三版,第112页),梁的功绩在于否定了西化主义的评判标准,在世界文化的广阔层面上,再度肯定了儒学家说的价值。
儒学第三期发展说的创立。是牟先生自觉地担荷起现代儒学学术发展使命的体现。无论是对前两期儒学的疏导,还是对第三期儒学的理论建构,他皆卓然成一家之言。他的理论基本奠定了儒学现代形态的基本格局。任何从事当代思潮研究的人,可以不同意他的见解,甚至批判他对儒学现代形态的看法,但不能无视这一学说的存在及共与日俱增的影响。
二
牟
(一)“以往之儒学,乃纯以道德形式而表现,今则复须其转进至以国家形式而表现。”
(二)“以往之道德形式与天下观念相应和,今则复需一形式以与国家观念相应和。”(《道德的理想主义》第2页)
这样,才能尽创制建国之责任,才能实现政治之现代化。而政治现代化的实现,社会经济方可充实而生动,风俗文物尚可再建。就学术言,儒学第三期之发展“端赖西方文化之特质之足以补吾人之短者之吸纳与融摄”(同上书,第3页)。名数之学及其连带所成之科学正是西方文化之所长,而为中国文化所短。名数之学不立,科学系统不成,致使以往儒学“能上升而不能下贯,能侔于天而不能侔于人”。在现实历史社会上,民主政制之建,民族国家之立,亦是西学之所长,中学之所短。国家政制不建,儒学极高明之道只能表现为道德形式,只能有个人精神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能有客观精神作集团组织表现”(同上),不能表现于历史,因而,国家政制之建立必须融于儒家文化之高明中且充实此高明。这“亦有待于伟大之历史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铸造也”。牟
道统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位,护住孔孟开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
学统之开出,即转出“知性主体”以融纳希腊传统,开出学术之独立性;
政统之继续,即由认识政体之发展而肯定民主政治为必然。
牟先生认为道统的肯定,政统的建立,学统的开出,就是儒家人文主义的彻底透出,也是中西文化的自然融摄,亦是第三期儒学的骨架和纲维。在他看来,三统是一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说:道统、政统、学统是一事。道统指内圣言,政统指外王言,学统则即是此内圣外王之学,而内圣外王是一事,其为一事,亦犹仁义之与礼乐为一事。”(同上书,第260页)但道统、政统、学统在现代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区别:
道统,简言之,就是由孔孟所开出的“道之统绪”,它是一种比科学知识更具纲维性、笼罩性的圣贤之学,是立国之本,是文化创造之源,、是日常生活轨道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他说:“人性之尊严,人格之尊严,俱由此立。人间的理想与光明俱由此生发。它使人成为一真正的人”。它是一种文制,即人人皆不能不遵循的生活常轨。若失去了它,社会必然混乱,人类势必淘汰。在他看来,道统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方向和主位性。如果失去了它,即使有了民主与科学也不是中国的身份,而是殖民地的身份了。他认为,道统之继续就是中国文化生命之不断,因而道统之肯定就是肯定中国文化生命之存在。在牟先生看来,这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本质,是丝毫也不能怀疑和动摇的根本原则。可见,牟
政统,即实现民主政治,建立起近代化的国家政治,法律制度,转出政治生活之文制与常轨,以解决中国历史上两千余年不得解决的治乱循环、宫廷残杀、士人政治无法超
学统,即独立的学术之统,牟先生认为,传统儒学只有道统而无学统,学统之开出,就是由道德主体转出认知主体,以消化希腊文化传统,开出学术之独立性,弥补中国无近代科学之缺陷。他指出:儒家文化传统是“仁智合一”,“以仁通智”的文化形态。在这种仁智合一的文化模型中,智始终随德走,在道德的范围内用事,没有独立的意义,没有转出知性形态之智。现在要求智暂时冷静下来,脱离仁,成为纯碎的“知性”,从而独立发展,自具成果。即逻辑、教学和科学,在他看来,学统在三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道统和政统是“实践的”,唯学统是“观解的”。道统是个人的实践,以成就圣贤人格,政统是群体的实践,以构成客观组织。而作为“观解的”学统恰恰是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通孔。这个通孔不可或缺。他说:“这个通孔缺少了,实践即成为封闭的。照一个人的实践说,一个文化生命里,如果学统出不来,则在此长期的道德宗教的文化生命中,圣贤的人格实践是很可能胶固窒塞而转为非道德的,而其道德理性亦很可能限于主观内而广被不出来,而成为道德理性之窒死。照集团的实践说,如果这个通孔缺少了,则真正的外王是很难实现的”。(同上书,第157页)牟先生虽然主张三统并建,主张三统柑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然而在这一统一体中,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同。道统是核心,是主导,是政统和学统的生命和价值之源,政统和学统是道统的客观实现,充分实现。失去了道统,政统和学统将会步步下降,日趋堕落,而失去了政统和学统,道统也会日益枯萎和退缩。牟认为,三统之说立,就是人文主义的彻底透出,就是“儒家式人文主义”的真正完成,也就是儒学真正转进至第三期之发展。
牟先生认为,儒学第三期之发展不仅可以解决中国文化的困境,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必将为人类的前途提示一新方向。他指出:西方名数之学、自然科学虽昌大,然见道不真,民族国家虽早日成立,而文化背景不实,不真不实,乃不足以持永久,致使其自由平等博爱之近代精神,步步下降,日趋堕落,日趋自毁。由是他指出:“然则西方文化之特质,融于中国文化之极高明中,而显其美,则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岂徒创造自己而已哉?亦所以救西方之自毁也。故吾人之融摄,其作用与价值,必将为世界性,而为人类提示一新方向”。(同上书,第4页)在牟先生看来,道德宗教是中国文化之所长,西方文化之所短,而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文化之所长,而为中国文化之所短,中西文化自然融和,长短互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只有为中国文化所融纳,才能显示其高明和伟大。保持其永久和不衰。儒家文化亦只有融纳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才能开出新的形态,实现其理想。然而在这种中西文化的自然融和中,儒家的道统则是核心,是根本,这是牟先生所洛守的根本原则,是决定他之所以为儒者的本质所在。
牟先生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说,是对中国现代文化的一种伟构。它既不同于“唯我独尊”的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别于自暴自弃的西化主义。对前者言,他明确指出了中国文化的缺陷,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长处。对后者言,他主张反求诸己,认取自家精神。由此,我们认为,他的三统并建构理论是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方主义的一种新的综和。
三
牟
(一)对儒家文化情意太重,淡化了对前儒的客观了解。牟先生虽然一再反对文化反省中的感情因素,但他对儒学的了解并没有摆脱情感的因素。他没有超越儒家的立场,在欧风美雨狂卷中国的时代,儒学近代以来无可奈何地殒落使他不能不对儒学寄予无限“敬意”和“同情”。如他对孔子的研究颂扬太多,而客观分析太少,这样就很难使非儒家人士信服。到头来,会影响儒学的现代转变。
(二)对道德理性本身的反省和检讨不够。牟先生对中国文化乃至儒家文化缺陷的揭露是深刻的、内行的,这些揭露甚至比西化主义者更透辟、更精辟。但他对道德理性反省不足,没有这种大关节的反省,儒学就难以开出一全新的形态。
鉴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儒学如欲转出第三期,实现其向现代社会的转进,如下几点不可或缺。
首先,儒家文化应挺立起主体精神,实现文化角色的自觉。近代以来,西化主义者视儒家文化为保守、落后乃至是封建主义的代名词,无视其作为文化主体的存在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角色地位。而梁漱溟、熊十力等人为反击西化主义,又使自己对儒家情意上的了解远胜于客观认知。这就使他们无法将儒家文化的主体精神真正树立起来。儒家主体精神的挺立与自觉,就是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着无限伸展的生命力,含藏着深刻的智慧,同时亦意识自己的严重滞后不足,意识到自己既不是为抵御西化主义而存在,也不是为捍卫自己的领地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而存在。儒家主体精神一旦获得确立,就会变被动接受批判为主动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并把这种批判作为自我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对西方文化也会由被动接受转为自觉融纳。这样就会使自己从披枷带锁中解放出来,放弃一切担荷,回到其本身。
其次,儒学欲实现向现代转进必须促使传统儒学作结构上的调整,变儒学的主观形态为客观形态。把中国文化从道德中心主义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从天道人事浑沦不分走向逻辑析离,就是说重新调整传统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文化角色,使之各归其位,互不偕越,依照现代社会的要求,建立起儒学的现代结构和新的运行机制。
第三,因时转换儒家义理的活的精神。牟
(《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