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国学复兴需要社会的“自觉”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0 10:14:36 阅读:次
“国学的纯学术化是可怕的,违背了国学的本质特征。国学的发展、弘扬、复兴,一要深入研究,二要生活化,因而只有学者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自觉"。只有当中华优秀文化内化于民众的心里时,国学的力量才能显现出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近日在光明日报《国学》版创刊5周年座谈会暨《国学精华编》、《国学访谈录》首发式上说,国学的一些内容需要逐步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但此事之难不言而喻。
当今对国学的思考,与上个世纪在语境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许嘉璐说:“研究国学所需要的基本而重要的工具,如"小学",当年几乎是学人皆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今早已成了翡翠"手件儿",不但研究者理解与诠释典籍急需之,而且"小学"本身也急需充实发展。”在他来看,如果说国学一些内涵的生活化需要相关内容进入学校体系,那么,在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应该把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以及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运用列为必修。这样,再过二三十年,国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在掌握研究的工具方面可以登上一层楼,从而对经典诠释的准确和开掘的深度必有巨大的提高。
座谈会上,许嘉璐对光明日报创办《国学》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5年只是一个瞬间,而国学要复兴,真正成为中国发展的内动力,至少有几十年的路要走。今天,离真正的国学热还有距离,要正确估计形势,要有耐心地去做国学的研究推广。
据了解,光明日报《国学》版创刊于2006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唯一的国学专刊。5年间共出版185期,总计160万字。此次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国学精华编》、《国学访谈录》就是从中精选、结集而成的,其中《国学精华编》选取了近百位国学界一线学者的文章。
许嘉璐对两本书的时代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西学大量涌入,很多学人在此过程中沉迷于西方各种学说,甚至直接拿来对接中国社会。令人欣慰的是,这期间一批学者逆势而行,回到中国原典,于冷板凳上潜心中国传统文化,光明日报《国学》版5年间发表的文章以及这两本书,正集中展示了这一批当代国学学人的兴起之势。
《国学精华编》、《国学访谈录》,梁枢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出版
国学的发展、弘扬和复兴,只依赖于学者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中华优秀文化内化于民众的内心时,国学的力量才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