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堂走进乡村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7-08 21:31:17 阅读: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6月21日,泗水县圣水峪镇椿树沟村儒学讲堂朗朗的诵读声回荡在雨后空气清新的乡间,这个圣人之乡的古韵儒风显得愈加浓郁。椿树沟村几百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或坐或站,无论男女老幼每人手持《弟子规》,跟随老师认真地朗读。这样的景象自今年年初开始,每月在这里上演两次。
儒家文化根在乡村
“每次上课都要带上弟子规,无论你识字不识字,文化程度是高是低,我都会带着大家一句一句读。”6月21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颜炳罡带领百余名村民向孔子像行礼。上每一节课前,颜炳罡都会率这群特殊的学生庄重行礼。
2012年年底,几位学者走出书斋,走进圣人故乡,开展了一场乡村实验。“儒者,在朝则美政,在野则美俗。”颜炳罡说道,“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可是历经数次反传统运动的影响,乡村文化伦理被破坏严重。作为学者,我们有责任把社会风气建设好。”颜炳罡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法生等学者出生于农村,对乡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2013年1月16日,儒学走进乡村的第一堂课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开讲。
前几堂课出现了学者们料想之中的尴尬,村民听课的积极性并不高。圣水峪镇北东野村支部书记庞德海最初到乡村儒学讲堂的时候也心存疑虑:“这能有人来听吗?”不过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村里广播了通知。最初,为调动村民听课的积极性,教授们想了不少点子,给全程认真听课的人发放毛巾、肥皂等小礼品。庞德海注意到,慢慢下来,即使不发礼品也有很多人主动来听课。
据统计,“乡村儒学讲堂”迄今共开办76期,听课村民累计达2.3万余人次,并逐步形成了覆盖泗水县圣水峪镇60个行政村的学习网络。
儒学讲堂受欢迎
怎样把高深的儒家理论讲到农民心里,让农民容易接受?学者们以孝道为突破口。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民风破败,伦理丧失。“农村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是‘孝’的问题,现在不孝顺老人的很多。人人都会变老,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赵法生说。
庞德海惊奇地发现,乡村儒学讲堂开讲几个月后,村风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孝顺老人的少了,环境卫生变好了,小偷小摸没有了,闹僵20多年的婆媳关系也改善了。”
上个月,乡村儒学的实验点扩展到青州市。赵法生给几百名小学生及其家长上了一堂有关孝文化的儒学课。和泗水的模式一样,青州市成立了“孝礼儒学讲堂”,每个月开讲两次。在青州市弥河镇张家洼村支部书记张永护看来,他所在的村子受益于传统文化,由一个远近闻名的乱村变成了现在村风和谐的文明村。
聊城市茌平县韩屯镇是二十四孝人物之一鲁义姑的故里,也是远近闻名的“中华孝心镇”。位于韩屯镇韩西村的道德学校和乡村儒学讲堂一样传递传统文化复兴的火炬。“乡村干部面临一个突出问题是家庭矛盾、邻里矛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孝道入手,讲孝道容易被百姓接受。以一个孝心村开始作为试点,开展好婆媳、评孝子等活动。在镇上做道德讲堂,在村里做流动讲堂。两年来,涌现出许多感人事例。”韩屯镇党委书记闫杰介绍。
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山东省将把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列入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把讲学人员的培训作为公共文化培训工程的一项重点。“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将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有机结合,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的设施设备、人员队伍、服务网络,积极开展乡村儒学讲堂建设。”
还需要更多探索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牟钟鉴看来,乡村儒学初期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关于乡村儒学未来的路怎么走,学者们也有诸多考虑。
在尼山书院执行院长颜炳罡的规划中,尼山书院要建立乡村儒学研究学院,总结乡村儒学现象和经验,针对现象做出理论的提升和探索。同时,研究院还应承担培训乡村儒学师资的功能。下一步编撰包括《论语》精选、《孟子》精选、《增广贤文》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读物。建立讲师团队,充实义工队伍。“不可能只依靠讲师团队,义工队伍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要培养一些本地活跃的知识分子,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注重培养农民自我教育的能力,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
在颜炳罡的计划中,要以孔孟之乡为圆心画一个圆,把乡村儒学讲堂扩散更多的地方。“让孔子从2000多年前穿越而来,儒家的理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大学儒学院副院长干春松在看过乡村儒学讲堂之后,用了“返本开新”这个词来表达感受。他认为,在诸多学者的努力下,泗水乡村儒学初显成效。“事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探索、然后规范化,再推广。目前乡村儒学在规范化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师资问题,儒学讲堂的师资资格如何认定。”干春松直言,乡村儒学实践活动能否总结出一套程序性的东西是特别重要的,“儒学的生命力在乡村,但是儒学发展的真正空间应该在城市。山东要做当代儒学发展的领跑者,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4年6月27日,尤明文 本报驻山东记者 宁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