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对今天的领导干部仍有借鉴和启迪作用——访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19 16:25:58 阅读:次
王杰先生是中央党校哲学部的教授,同时也是我们《做人做官研究》编委会和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的编委。4月下旬,他在中央党校分别为省部级和司局级共近200名学员讲授了“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因他所讲授的内容也属于我们课题研究的范围,所以,记者就此约见王杰教授,就中国古代官德修养问题专门听取了他的高见。
王杰教授指出,“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谈到这里,王杰教授数起了指头,“比如儒家所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还有,西汉刘向所说的: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东汉张衡所说的: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东汉王符所说的: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唐太宗所说的: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唐张九龄所说的: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孙中山所说的: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些思想强调的都是修身正己立德的本根作用,也表明,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良知的血液。用《大学》、《中庸》的话说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讲到这儿,王杰教授冲我一笑,说:“由此可知,修身正己立德正是我们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为做官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研究做人做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啊!”
提到我们的做人做官研究课题和《做人做官》系列丛书,王杰教授特别兴奋,他说:“我敢肯定,这个课题研究会像星星之火一样,早晚都会形成燎原之势的;《做人做官》系列丛书,也会越来越受到领导和读者的喜爱和重视。因为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金钱至上的社会,更需要对为官者的言行进行研究;为官者也更需要读这方面的书籍。”
讲到此处,王杰教授停了下来。沉思了一会儿,他说:“其实,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了官箴方面的书。官箴书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在国家系统中,官德修养的好坏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影响到社会风尚及民风的好坏。所以,就最高统治者而言,希望通过官箴加强各级官员的道德自律,约束官员的思想和行为。就官员自身来说,可以从官箴书中汲取前辈官员的为官从政之道。官箴书是各级官员进入仕途的必读书。秦汉以后,“官箴书”的内容有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规劝、劝诫君王,逐渐演变为文武百官的道德及行为准则。从古代社会对官员道德及修养的如此要求,我们就不难看出,实际上古代社会也是把官员修身立德始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的。”
当谈到古代官德修养的主要德目时,王杰教授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
“古代官德修养的主要德目,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畏慎勤、清俭和节、仁爱宽恕、平明志友、谦正忍敬、直智实达、淡静藏谨、温恭让学。官德修养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德目体现出来的。兹举其中几个德目来展开。
“一是孝。孝为诸德目之本,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的源头,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 孝敬父母,敬养双亲,乃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孝敬父母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心理的层面。儒家告诫我们,对那些‘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一定要提高警觉性,因为他一定要个人私利和目的在其中——易牙烹子媚主即是。
“二是慎。‘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慎独就是‘不自欺’(陆九渊)、‘处世当无愧于心’(袁采)、‘暗室不欺’(康熙)。为官者在官德修养中要做到六慎:一是慎欲。要懂得过度的欲望就是贪婪,就会因此而陷入陷阱。二是慎微。应注重细节小事,在细微处自律,要知道‘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要常怀慎独之心,保持官德的纯洁性。三是慎权。应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把权力看做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看作是为官的信条,更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四是慎嗜好。为官者的情趣爱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行为,有时候甚至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为官者应慎重对待自己的嗜好。五是慎言行。为官者的言行具有表率作用,故应谨言慎行,要言必信,行必果,不可信口雌黄、胡作非为。六慎始终。为官者应处理好为官之始和为官之终,此为官员人生历程中两个重要转折点,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是廉。廉的基本含义就是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对于为官者是否清廉,不能只‘听其言信其行’,而应做到‘听其言观其行’。明朝思想家吕坤说:‘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出,淡则欲念不起。惟士之廉,犹女之洁,一朝点污,终身玷缺。’这段话,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说,寡情少欲是清廉为官的前提。廉洁就像是少女的贞洁,一旦被玷污了,就会终身留下污点缺憾。
“四是学。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领导干部,‘仕而优则学’。其目的就是告诫干部,要当个好官,就必须坚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学习,孔子还有很多的思想言论,他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对今天的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王杰教授特别强调说:“以上所列举的几个居官修养德目,旨在表明官德修养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素养的体现。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改造自我、克服私欲的过程。中国古代把对为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这些为官箴言是古代贤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官德底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到古代官德对当前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的启示,王杰教授这样说道:“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道德问题的重视,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党性修养,基础就是德性修养、人性修养。没有德行和人性修养,谈党性修养就是一句空话,党性修养是人性修养和德行修养的升华!”
此次采访到此结束。可是,王杰教授的这番高论我却仍在思考咀嚼之中。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以最快速度把这些高论传播给我们的读者朋友,来共同分享和思考吧!(国际儒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