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育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8 20:19:49 阅读:次
石金竹
2013年8月初,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学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来到了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尼山圣源书院,这是一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学术机构,距孔子诞生地尼山夫子洞约500米。此地山环水绕,丛林郁郁,自然造化,钟灵毓秀。
五天的学习时间,我们迎来了台湾以及国内各位国学专家的精彩演讲,有关于《论语》的教育思想,从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门、孔门教育的目标和育人案例等方面,向大家呈现出值得教育学人潜心学习的孔子教育之道,还有《论语》中的做人处事,钱逊先生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线索,阐述了《论语》中“君子”为人的原则;并从“为人之学”和“为己之学”的不同阐述了《论语》中“君子”立世的原则。演讲触动了学员的心灵,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从事初中语文教育的我,在课本中只接触过《论学八则》和《论德八则》几篇文章,对于国学的热衷,只有通过平时书籍的充电来补充理解。《论语》涉及哲学、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诗学、史学、宗教学等多种领域。而过去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更是形象地说明了孔子的德才兼备。但时至今日才真正拿起《论语》,对孔子的教学思想有些领悟。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
孔子是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在“道”,执守于“礼”,遵依于“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在教学内容上,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孝顺父母,出外便敬爱尊长,做事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在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有剩余的力量,就去学习文文化知识,在德、智并重的同时,还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
在教学态度上,我们的严肃认真也是秉承这《论语》中的“礼”和“仁”,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即使在他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没有中断过。为此,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学生。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耐心说服的态度,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较低,屡犯错误,他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造就人才。如子路,是“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被人视为庸人,孔子却不厌其烦地教育、引导子路,最终将他培养成才。这也是孔子诲人不倦的结果。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有教无类”,从字面上讲,就是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具有全民教育主义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人作为存在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有着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都有着不同于动物且优于动物的潜能与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与可能性。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学生为天职。
学习《论语》,学习所有的经典所有古圣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内心还是对社会的岗位,都有一种无愧交代。
(石金竹:北京市通州区梨园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