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国学,古为今用——稷下大讲堂之王杰《向国学学什么》专场成功举办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12-03 20:15:39 阅读:次
问道国学,古为今用——稷下大讲堂之王杰《向国学学什么》专场成功举办
苦涩死板的文言,佶屈聱牙的古书,常常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而将国学与现实完美结合,能够予国学以历久弥新风姿的人就是王杰。独树一帜的文化温情,自成一派的文学底蕴,他引领我们走进国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国经典文学的独特魅力。2014年11月28日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莅临稷下大讲堂,于三号教学楼报告厅为理工学子带来一场题为《向国学学什么》的专场讲座。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涓涓细流汇聚成中华文化的江河湖海。王杰教授带领我们在国学的海洋里遨游,他从我校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四个方面解读传统,用国学的眼光将其重新定义。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如何做人而已。所谓厚德,在于修身,修身在于博学修心。王杰教授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阐述做人的重要性,勉励大家做一个自律、诚信、慎独、知耻、存畏之人。他从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 管好自己才是合格的管理者”理论讲起,讲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告诫大家切勿因小利失大利,无论是国家、人民还是企业,宁失千金,勿失于人。他以孔子“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告诫生活在急躁中的国人要“行有所止,有所不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呼吁当代大学生应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修身的基础上术业有专攻。
百善孝为先。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至善,那就是“孝”了。王杰通过国学向我们传递孝道的三种境界:大孝尊亲,其次不辱,最下能养。他倡议现场同学算一算以后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提醒大家孝敬父母心灵上的慰藉远重于物质上的满足。他强调孝敬应有一种紧迫感,要求我们充分领悟“树静风止,子养亲待”的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言及“笃行”,他谈到日常积累的重要性,警醒大学生重视专业素养,夯实基础,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王杰教授以自身说法,饶有兴致地向我们展示他多年以来笃行积累的结果,让同学任点国学经典,他现场背诵《离骚》《长歌行》《春江花月夜》等同学们头疼的国学长篇,古韵儒风扑面而来。
与君一席言,尽览国学书。王杰教授引经据典,以小见大,引领我们问道国学,品味国学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带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探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