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冠之兄/牟钟鉴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4-15 18:10:34 阅读:次
牟钟鉴
他的精神永存——丁冠之先生去世已有三年多了,每当人们回顾尼山圣源书院的历史和重申办院宗旨的时候,就会想起他,感念他为书院做出的开拓性的重大贡献。他的榜样一直在鼓舞着书院的同仁们继续奋进,人们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是不死的。当此书院建院五周年之际,朋友们建议在院刊上发表我当年写的《痛悼冠之兄》一文以资纪念。——牟钟鉴记于2013年秋
冠之兄突然去世,对我是沉重打击。日间恍惚,夜不成寐,悲痛之余,浮想连翩,百感交集。我年过七十,亲友亡故,所阅已多,渐趋麻木,而冠之兄的不告而辞,却使自己哀痛彻骨,情感难以平复。我俩相识已有四十余年,虽住处相距千里,而能心心相印,声气通达;近年则由于创办尼山圣源书院,友谊有了新的升华,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年来我生胃病,不能正常参与书院工作,冠之兄一再安慰我,要我好好养病,他主动分担了我的工作,不顾年高,不辞辛苦,奔走于济南和泗水之间,为书院的建设出谋画策,贡献了重要的智慧。今年1月16日他亲赴泗水参加书院工作会议,18日即感身体不适。我在北京与他通话,要他注意休息,但不认为情况有多严重。春节后通过电话,他谈论的是书院的工作。后来他住院检查,3月8日,因医疗意外事故而辞世。冠之兄比我年长七、八岁,但身体硬朗,神采奕奕,比我精力充沛,所以噩耗传来,我毫无思想准备,一下子掉进了冰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当我想到他近来为书院操劳,是不是过累了,我就更加痛心。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人死不能复生,早晚要加以面对,如《兰亭序》所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冠之兄的生理生命已经结朿,可是他的精神生命仍然活着,活在他的亲友心里,活在他的学生心里,活在关心书院事业的人们心里,他做到了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他仍然和我们在一起。
风雨同舟
1966年春我从北大来到哲学社会科学部不久,便认识了在哲学所的冠之兄。一起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一起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一起遭受莫须有的“清查516”运动的迫害,一起返回北京住在学部7号楼。冠之兄家属在农村,长期过着单身汉的生活。给我的印象是豁达、乐观、正直,有豪爽之气,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碰在一起,指点江山,品评权威,纵论古今,既入情入理,又见解独到,共同语言很多,感觉酣畅通快。后来一起参加孔子基金会的活动,在克服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上有了新的共识。他善于言说而慎于动笔,我喜欢听他在朋友聚会时的谈吐,生动幽默,总能触到问题要害而抓住听者的心。谈到“五七干校”,不像杨绛写的《干校六记》都是些鸡毛蒜皮,钱钟书称之为“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挿”,而是干校的中心工作,即整人运动和劳动改造。有时也有直接的谴责,如说“文革”把人变成鬼,有的变成狰狞鬼,有的变成屈死鬼。更多的是幽默,把知识分子的苦难用故事的方式讲出来,而故事的文学性是人们用活生生的地狱般的经历铸成的,这不是普通的幽默,是乐观的学者对人生苦难的解读和超越。我佩服他超人的记忆力和语言的艺术。而在我,“文革”和“干校”的历史,除了几个永生不忘的镜头,其余在细节上已经模糊一片了。经历了“文革”,大家变得成熟起来,开始用自己的眼晴看人,用自己的头脑想事,用自己的腿脚走路,终于成为独立的人。
哲学社会科学部升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规格高了,却不能解决一批学者的两地分居问题。哲学所好几位山东籍的学者回到了山东省社科院,冠之兄回到了山东大学。从此我与冠之兄平时见面的机会少了,只能在学术活动中相遇了。
心心相印
八十从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活动很多,不断举办国际、国内、两岸学术会议,编辑出版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儒学年鉴、中国儒学百科全书等等。我俩作为基金会理事和编委会委员,经常在一起碰面。在这些学术工作中,冠之兄无疑是核心成员,在实际上起骨干作用。他总是在面临困难问题时挺身而出,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拿出可行的好办法,使工作顺利开展。久而久之,冠之兄在基金会内部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大家有事都愿找他商量,心理上很依赖他。同时他从不计较名利权位,遇到利益分配与矛盾,总是躲着走,始终保持着一颗学者纯朴的心,这更使大家敬重他。
后来中国孔子基金会几经人事变动,发生了许多曲折,由北京迁到济南,变化很大。每遇到问题,我总是第一个想到要与冠之兄通电话,倾听他的意见,并总能较快达成共识,确定自己今后的态度和行动。这样的坦诚沟通已延续多年,彼此越来越知心了。使我赞佩的是,他为人磊落、顾全大局,有老子不争之德。他经常说的是两句话:一是不掺合人事纠纷,不谋取个人利益,不打听小道消息;二是守住学术本分,只要有需要,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学术工作。我俩一致认为,随着老年的到来,要自觉后撤,让位子腾地方,提携青年学者,学术事业才能持续发展。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他在山大教师和《文史哲》主编的岗位上工作多年,十分注意培养和提拔青年人才,造就了一支有生气的学术队伍,而且形成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我每次到山大见他谈学术,他都找年轻人来参加,在一起平等探讨学问,我感受到他有很强的凝聚力,一点也不孤独。我俩都享受着师生之情的快乐,这是当老师的最大幸福。
情系人文
冠之兄和我都是那种有朋友却没有圈子的人。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柔如水,韧如水,不炽热,也不变异。中国古人重视朋友一伦,认为朋友之道以诚信为本,朋友之义在以友辅仁,朋友之情贵在相知。我与冠之兄平日来往不多,每次接谈,中心话题就是文化,中华文化如何继承,儒学事业如何开展。可以看得出,冠之兄的心事全系于人文,他想得很多,也想得很深。近来重读冠之兄与炳罡合写的《儒学的继承与创新》一文(收入《海峡两岸学者首次儒学对话》,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齐鲁书社,1993年),该文对儒学的继承创新问题有相当系统而深刻的分析,是难得一见的谈此类问题的好文章。作者将以往学人关于文化继承的思考,归纳为六种:批判继承法,抽象继承法,选择继承法,创造性转化,宏观继承法,自我坎陷说。指出,对此要加以综合创新。作者对批判继承作了说明,强调批判是手段,继承才是目的。而要继承与创新,必须做好:一,客观的理解,二,结构和意义的解析,三,现代整合与因时转换。文章对每一环节都有很精彩的论述,也有操作层面上的设计,可知作者用心甚苦,是下了大功夫的。例如作者讲现代整合时说:“以往的历次儒家整合只是道德理想主义的自我调整和转换,这次整合则意味着儒家文化的脱胎换骨,蜕变为一新的形态。”“使道德的归道德,政治的归政治,自然的归自然。”讲因时转换时指出:“因时转换有两种:一种是对前人思想抽象意义的一种转换,一种是对前人思想的活的精神的引伸、发挥、诠释。”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文章的写作方法本身就体现了继承与创新,它的精神是民族的又是开放的。
老当益壮
最近几年,由于参加创办尼山圣源书院,冠之兄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活力,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光彩夺目的智慧和能量。书院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界朋友与有人文理想的泗水县领导群体合作创办的,目的是为弘扬中华文化拓出一条民间办书院的路来。在体制上确定了:民办公助、书院所有、独立运作、世代传承,十六字方针。在宗旨上,强调服务当地,面向世界的方向。在思想上,坚持用儒家的精神办儒学的事业。书院开局很好,两年多来做了许多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港台朋友的称许和支持,书院事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形成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不可否认,其中冠之兄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是创院群体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已接近八十的人,却不辞辛劳,为书院殚思竭虑、设计运筹,又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威信,带领中青年学者,一起推动书院各种活动,成为书院的重要精神依托和一面旗帜。前些年我忙于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后来又生病调治,不能很好履行院长职责,心实不安。好在冠之兄承担起执行院长的重任,在北京则有王殿卿教授统理。我们三个年长的人在一起共事,坦诚相待,随时商量,取长补短,互有纠正,以成为常态,而冠之兄身居山东,就近书院,见事真切,主持日常工作,尤为辛劳。使我深有体会的是冠之兄对书院大事的深思熟虑。有这样几点,是他特别关注的:第一,强调团结,书院内部的团结,山东与北京两地学者的团结,书院和外部社会的团结。有事多商量,以和为贵,以大局为重,避免无谓纠纷。在曲阜片历史文化区里,尼山圣源书院对曲阜是“众星拱月”,不做老大,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第二,事业为重,义务奉献。节约办学,俭朴自律。主要成员不拿报酬,以义为尚。只要把书院办好,就是我们的最大满足。对于其他为书院工作的人员和请来的学人,则要适当按劳付酬。第三,坚持独立运作与开放包纳相结合。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广纳财源,广求合作,但书院方向不能改变,书院主体不能失落。第四,不务虚名,不凑热闹,多做实事,多为当地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提供有效帮助,使书院成为泗水社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取得省市领导的支持。只要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书院就是成功的。冠之兄的上述思想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从而保证了书院的健康发展。
留世遗言
我有幸保存了最近一年中冠之兄给我的几封电子信,现摘录几段,以见其真情。2009年5月14日:“‘君子群而不党’,我们办书院的初衷,就是团结海内外儒学同仁,弘扬儒学,而不是搞排外的小圈子,我们这把年纪,这种事是不屑为也不愿为的。”2009年10月31日:“钟鉴兄、王老师:值此仲秋佳节,恭祝阖家幸福、健康、快乐!祝牟兄早日康复!丁冠之。”我回信说:“冠之兄:看了您的节日祝贺信,很感动。我比您小,却让您来信,而自己却疏于问候,很惭愧。……感谢吾兄与朋友们的关怀。您也要注意保重。牟钟鉴。”2009年11月25日:“王老师并转钟鉴兄:王老师发来的北京学者会议纪要稿已拜阅,……。济南方面,我将与炳罡等有关先生在北京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参考意见,以便沟通。我初步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一,书院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一定要抓住重点,原来已经开展的工作要坚持下去,如:为泗水干部开办的讲习班要继续办下去,为当地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也要有考虑;“四书”班去年办得效果很好,可考虑办一至两期;陈局长金校长建议举办国学讲座的意见可考虑纳入计划。二,一期工程竣工庆典与论道一起举行。三,……。四,有几条必须坚持的原则:1、书院是开放的,与任何单位的合作,在双方自愿互利的原则下,我们都持欢迎态度,但书院的主体地位不变;2、鉴于书院经费有限,要坚持勤俭办院的原则,……;3、必须坚持使泗水受益的原则,……。现在儒学的‘魂’仍游离在学术会议上,学者的著作里,远没有附在民众的体里。如果我们能抓几个点,与县里道德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将功德无量。……我赞成牟先生的意见,书院得天时地利人和,目前天时、地利都无问题,只要书院同仁一如既往地坚持人和,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冠之。”2010年1月,我因病未能于16日去泗水开会,22日冠之兄发来一信:“老牟:泗水开会回来就感冒,至今天才给你写信。泗水会议开得很成功,今年的工作已确定:一,8月召开书院一期工程竣工典礼和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由郭沂负责;二,泗水国学班拟扩大规模,举办国学大讲堂,吸收泗水周边地区同志参加,以扩大影响。这个讲堂的内容不限于儒学。在国学班学员中挑选优秀者,举办研究生班,并与济宁联系,吸收他们参加。此项工作由颜炳罡负责;三,继续举办‘学论语,教论语’讲习班,请台湾教师授课。这个班去年办的很成功。由王殿卿老师负责,我和于建福协助;四,在泗水农村和街道选一两个点,普及论语,推进道德文明建设。此项工作泗水方面非常支持,由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副书记协调,工作由骆承烈、林存光负责;五,筹办《尼山圣源书院学刊》,由郭沂负责,你任主编;六,分管书院建设的刘县长,改任政协主席,有更多时间关照书院建设,经许书记提议,任院务委员。这次会议,泗水领导十分重视,几大班子一把手先后出席会议,书院工作已列入县里工作议程。书院一期工程可望在今年六月竣工,宾舍框架起两层。我们的工作只有与泗水的文化和经济建设结合,书院才能在泗水扎下根。今年气候异常,请多保重。丁冠之。”
从这几封电子信件中可以看出,冠之兄对书院建设是多么投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把整个心思都用在书院上了,思考得那么周到细密,规划得那么明确有序,展现出一位当代儒者以文化事业为己任、知行合一、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的刚健中正气象。这些信也是留给我和朋友们的遗言,是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纪念冠之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真正实现他的心愿,把书院建设好,在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能持续发展,使儒学的魂早日回归民族之体。书院不会忘记他,朋友们不会忘记他,泗水的干部群众不会忘记他,他的生命和事业已经与泗水尼山圣源书院紧紧连结在一起,他是永存的。
201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