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学者心路历程理解儒学命运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5 23:16:14 阅读:次
杨朝明
我最近因为参加许嘉璐先生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我承担其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现状研究”部分),我个人研究的重点是先秦儒学,现在思考儒学与当代中国的关系,这方面的问题和孔子思想的变迁,尤其是近代社会的变动对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此,我对于近代儒学,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动比较关注,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如陈独秀的《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还有研究林语堂的《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
我认为,儒学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与当时的社会变动有关,如果没有这些变动,中国人不会离传统这么远,也不会对孔子和儒学产生如此纷繁各异的看法。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没有孔子,就没有传统文化。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背景,特别是近代剧烈的变动,人们对孔子的认识分歧很大,了解这一点,对于整个中国文化十分紧要。孔子如果不是处在春秋末年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就不会特别地强调礼制。孔子的道是为人之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他所教导的无非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
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但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孔子之前的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近几十年来的学术发展,尤其新的出土文物特别是新发现的战国时期的思想文献(如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等)都一再证明,孔子属于他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孔子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才那么大。这一点,恐怕孔子本人也没有想到。
当代中国是近代中国的延续,很多的思想文化问题应该结合近代的历史文化面貌进行思考。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强势进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人不得不面对自强的问题。而当时的各种思想学术流派,谁也都离不开这个特定背景。另一方面,现在我们的学术毕竟走出了这个时段,立足于学术研究有了重大进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春秋末年以前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学勤先生就提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启示我们重新了解中国元典文化的高度和深度等重要问题,理解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的特征,理解其何以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历史上,儒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可近代中国对它的误解却很深,原因是什么?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认为对近代学者的心路历程进行深入的思考非常有意义。
陈独秀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中举出妇女的地位、妇女参政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等等问题,认为“孔子之道”根本不适合现代生活。比之近代以前的疑古思潮的卫道目的,近代以来的疑古思潮显然是要与传统决裂。因此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就很难做到理性和冷静。陈独秀举出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根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当时已讨论过,但由于学界将《孔子家语》定为伪书,这样,里面很多使我们准确认识一些问题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另外,如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人们的理解与《论语》的本义差别也很大。如果人们能够将《尚书》、《逸周书》中周武王、周公所说的“小人难保”等“重民”言论与孔子的话结合起来,这样的误解应该不难解决。《说文解字》明确说:“保,养也。”孔子尊武王、梦周公,他们都说“小人难养”,取得正确理解还难吗?可在当时环境下,人们却真的很难做到!
我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做过相关的演讲,提倡结合对经典的正确解读重新认识孔子思想。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得出结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他们提到的“孔子的智慧”不知是否与林语堂的著作有关。林语堂曾经向西方介绍“孔子的智慧”,他对孔子的认识相对说来是比较到位的。但林语堂也一定很纠结、很矛盾,林语堂写作了独幕剧《子见南子》,他的本意恐怕是要“还原孔子肉体生命的本色”,但从演出的效果看,很多人认为戏剧亵渎了孔子。林语堂对西方人谈中国,对中国人谈西方,所谓“两脚踏东西文化”,被称为“世界公民”、“20世纪的智慧人物”,但是林语堂也说自己“一捆矛盾”。实际上,林语堂的矛盾在那时的很多人身上都有明显体现,他表面上看起来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但实际他本人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该是中还是西。因此,他希望老子和美国的汽车大王谈心,让孔子和英国内阁总理一起喝酒。
林语堂是一个很复杂的人。那时,无论是反对传统还是热爱传统的人,他们处在近代中国文化的特殊背景下,在新旧文化交汇、中西文化碰撞的夹缝中挣扎,不论是谁,他们都是历史的缩影,带有文化转型时期的人格特征。林语堂的那位福建同乡辜鸿铭不也是这样吗?应该说,辜先生已经“很了解西方”了,但他却又狂热地热爱中国和中国传统。看起来他有点“矫枉过正”,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读懂他内心深处的矛盾!
近代中国以屈辱的方式融入世界,在此过程中,知识精英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很多人表现得很古怪,他们有的激进,有的狂放,实际上都是对于当时“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恐慌性反应”。因此,了解近代,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今天。现在还有很多人走不出近代以来剧烈变动的影响,再加上孔子、儒学的“博大精深”,不会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直观地了解、读懂,也许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依然在“纠结”的原因所在。(本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