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研究輯刊》第三輯編後記
新闻作者:杨朝明 宋立林 新闻时间:2014-10-05 13:10:45 阅读:次
《孔子文化研究輯刊》第三輯編後記
杨朝明 宋立林
1927年6月2日,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静安先生的自沉,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时间虽然过去了八十年,在国人眼中王国维先生还是那样拥有学术魅力,他的自杀也仍然不断被学者们所提及。也许,再过八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人们仍然还会记得他,纪念他、尊敬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静安先生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虽然寿仅五十,但其成就却足以令人艳羡不已。在红学、词学、戏曲史、哲学、甲骨学、简牍学、金文以及上古文明的诸多领域,静安先生都有卓绝成绩,在每个领域几乎都留下了他开拓的足迹。更可贵者,静安先生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仅仅其倡导的“二重证据法”更足以令后世学者瞠乎其后。在近几十年来,一批批珍贵的地下文献出土,令学人有“幸于马迁”之叹。可以说,“二重证据法”的运用,莫盛于此时了。这些地下文献的出土,其价值非特在于多出些许资料,更在于打破成见,打破定势,使学者改弦更张,重新审视以往学术之得失。
要说学术界的成见,其典型者莫过于所谓“伪古文尚书”公案了。自清代阎若璩撰成《尚书古文疏证》以来,今本《古文尚书》为伪书似乎已经铁板钉钉,不容置疑了。以至梁任公将阎若璩奉作“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以其为考据典范。假如今天有人使用“古文尚书”材料,不被嗤笑为无知,也会被视为不懂规矩。
然而,就在学者们不假思索地鄙弃“古文尚书”的今天,竟也有人大声说“不”!而且,这样的声音并非孤鸣。近年来,许多学者就曾对《古文尚书》的真伪重新加以审视,我们也就此发表过意见,认为《古文尚书》似乎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属于“伪书”,阎若璩的考证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可能学界沉疴太重,很少有人予以认真对待。孰料,网络上连续出现了两篇长文,一篇是张岩先生的《阎若璩<尚书疏证>伪证考》,一篇是署名离扬的《尚书辑佚辨正》,洋洋洒洒,颇能启人深思。所见略同,令人叫绝!不久前,张岩先生的长文经过扩充,以《审核古文尚书案》为书名于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蒙其惠赐大作,并将其未收入该书《古史辨运动概观》寄来,拜读之后,仍然禁不住兴奋和激动。盖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蒙张先生慨允,我们决定将此长文发表于本刊。惟其篇幅过大,只得分两次发表。
学术的进步,除了学术自身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时代大环境影响使然。王国维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神州陆沉、山河破碎的时代。当时的学术空气是所谓“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于是疑古之风狂飙海内,反对传统声势高涨,这一切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中华文明因为神州经济腾飞而重新为世人瞩目。域外之人也对中国文化更加感兴趣,这只消看看一两年内遍及全球的百余所孔子学院就可清楚。与此同时,国人也变得自信起来。八十多年前,人们还在不遗余力地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八十多年后,孔子、儒学又“成了香饽饽”。似乎应了那句“盛世尊孔、乱世批孔”的“常言道”了。于是,于丹女士因百家讲坛演绎《论语》心得声名大振;李零先生也因出版《丧家狗――我读<论语>》引来极大关注。
虽然对于当下的国学热、《论语》热之“热度”和“纯度”人们的看法还有分歧,但毕竟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对待民族传统应有起码的“温情与敬意”!今天,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平心静气地加以研究,孔子的思想、儒家的学说在现代化过程中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有多大价值?如何发挥其价值?抱着“同情之了解”的态度、以“和而不同”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异见,切磋交流,总会有所收获。唯我独尊,众人皆醉我独醒,只能封闭自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应当清楚,孔子虽然在现实世界没能完成他的政治理想,但他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他更为后世的中国人建立了精神的家园。孔子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生命的光辉、人生的价值。虽然后儒与先秦儒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甚至背离着孔孟的真精神,但儒家的理路还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不管是儒家的教养观、还是宋儒的境界论,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还会有其借鉴意义的。孔子诚然不曾自许为圣人,但也许正是这样一位“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的人,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圣人”!还是心中保留一份敬畏比较好,因为孔子也曾谆谆教导我们说君子都是有“畏”的。
孔子、儒学和中国文化贡献给世界的最大智慧就是“和谐”。和谐,只有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才能实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和而不同”地学习西方,更要“和而不同”地善待传统。不然,正如古人所说“舍却自家无尽葬,托钵行乞效贫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