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经典 悟德性精髓——有感于尼山圣源书院研修班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8 20:47:42 阅读:次
张健
早知道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我有幸参加了在尼山圣源书院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的学习。虽然古文的表达方式理解不易,但仰仗于大意和专家、教授们的精辟讲解,心中实感儒家优秀精神的伟大,有感于孔老夫子对修身、为人、处世这些精妙内涵的梳理与阐释,令人总想回味于经典的思想精髓。
几天《论语》的系统学习,让我的思想找到了一种冲动和灵感。冲动于《论语》思想的真知灼见,下决心好好学习和研究《论语》的每一篇、每一句;而灵感的迸发来自于这种冲动,让我要以多种形式把《论语》的精华教给我的学生,去弘扬、去传承、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国梦”。
而让我最感兴趣,也最有感触的就是《论语》中涉及的“德”。 《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虽然才高八斗,但如果德行不好,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所谓“德不高则行不远”。孔夫子教导我们,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孔夫子还告诉我们,德育本身也有基础,要抓德育就要狠抓这个基础。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本”即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每一个人都有本末之别,贫富、贵贱、荣辱、沉浮乃为人之末,人的一生可能都会有几次这样的变化,然而,不论怎样变,人都应该有高尚的品德与人格,这是为人之本。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始终围绕“教会学生做人”这一目标来展开。赵法生教授讲:“教育的根本是要培养对社会、对国家有用、有价值的人。”这个人是要有正常的生活能力的人,要有正常交往能力的人,要会工作、会生活的人。
把做人的问题加以引伸,那就是要先立志。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把“志于道”放在了首位,明确了一个人要追求做人的道理,首先要树立人生的理想。但志向不能只讲高远,还要把高远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脚踏实地。而这更需要良好的“德性”作为基础,否则,即使自己实现了志向,也缺少了德性的教化,失去了人的本真。我们都盼望自己,显达及远,富贵相传。而在当今社会,贪婪者以搜刮为能,以自私为训,其子孙只会产生出一批纨绔子弟;而贤明者知足常乐,以德育人,自甘其苦,言传身教,这对子孙的影响就深刻多了,他们长大后才能独当一面,真正担当起重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学习《论语》,培养好的德性,立德树人,绝对不是空谈。
教会学生做人是一项大工程,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孔老夫子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些都是孔子教育智慧的精髓。也许我们这些凡人只能领会到《论语》中做人、修身、处世的皮毛,但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论语》中、从孔子的智慧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确定自己人之为人的形象,用来教导学生,使其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现在,全社会都在谈“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论语》这样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拾儒学经典书籍,重新散发魅力的中国的光彩。相信以儒学推动仁义、会提升人们的道德人文素质、重启道德正义的积极作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论语》,教学生明白《论语》内涵,更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其任重而道远矣!
我会以此次《论语》学习为起点,努力学习和研究其思想的精华以及如何影响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的价值。我要通过学习《论语》的儒家思想,让自己在精神、思想和工作上不断提高,并和我校的教师一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给每一名学生崇德之理,为人之道,真正达到读《论语》,教《论语》,浸润心灵,智慧成长的目的。
(张 健: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