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根,所以安然——第五届“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学习体会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3-28 20:49:03 阅读:次
董娟娟
与《论语》的相识,源于大学时代的专业选修,那个时候,只是零星的语录片段的机械背诵,被貌似繁忙的学习生活挤得没有深入理解的时间;与《论语》的相交,源于工作后一次编写《论语》教师用书的机会,因为要查阅许多不同版本的专业书籍,故而对语录的体会深入了一些,感受也便渐渐有了一点;然而,与《论语》的相知,却机缘于尼山圣源书院2013年暑期的一次国学培训,系统又深入。
一、氛围的熏陶
初见
客车从曲阜东火车站蜿蜒盘旋大约一个小时,绿树葱茏的拐弯处,就出现一座色彩古朴大气的建筑,高挺的门楼上,由叶选平先生题写的“尼山圣源书院”几个遒劲秀挺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四围是郁郁葱葱岁寒而后凋的松柏,四季如一的青葱,如儒家之精神,源远流长,茂盛如斯。进入大门,迎面便见孔子虚心问礼的石雕,庄严,厚重,又意味深长。孔子身后,是庄重素雅的“明德堂”,“明德”二字,想来应该是取自儒学经典《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语。可见书院复兴国学初衷和愿望。儒家之根本,一道贯之,不过“忠恕而已”,究其根本,便是君子品德的修养,而这,正是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浮躁的国人缺少的东西。国学的复兴,简言之,不过是一个寻根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根,将如何处之?茫然无所知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根,将如何处之?茫然无所知也。
感动
清晨,被林间淡雅的阳光唤醒,窗外摇曳的竹子发出窸窣的声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大儒苏轼的诗句不期然入心。竹子是君子向往的吧,虚心,又向上。一边想着,一边踏着晨光走出宾客楼。远远的,便听到男子洪亮的诵读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走近一看,正是两个前来学习的男子,其中一个是山大的学生,他们正站在孔子面前,双手捧书,大声朗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疏淡的阳光洒在他们宽厚的背影上,朗朗书声,穿越千年,和孔子相遇。我静静地听得呆了。周游列国企望政治得意的孔子,从未被重用,然而,他的三千弟子,“接闻于夫子之语”“各有所记”“相与辑而论撰”,故而成就了以孔子语录为主的儒家经典——《论语》。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极度推崇《论语》,至于宋,更有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断。看着孔子身后的“明德堂”,我恍然大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真智慧也。
二、知识的濡染
一周的学习,期间有各种专家学者来做关于《论语》的讲座,包括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的“《论语》导读”,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王慧茹的“《论语》中的品德、生命教育”和“多媒体融入《论语》教学示例”,中国社科院研究室主任赵法生的“《论语》中的育人智慧”,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唐慧文教师的“从文学角度教《论语》”,以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钱穆之子钱逊先生的“读《论语》,学做人”。每一个讲座都很精彩,每一个角度对《论语》的解读都很深刻,让我收获良多。在这里,我重点想谈谈王慧茹老师和赵法生主任的讲座带给我的收获。
我们是孔子派来的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王慧茹老师的讲座相对更贴切实际教学,因为是一线中学教师,她对于现在学生的存在状况很了解。自然,她讲授也更能兼顾一线教师的感受,切合实际又中肯深入。首先,她提出了一点,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在经典的传播上,应该让学生喜欢。是这样的,在今天这样的升学压力下,我们应该如何在应试教育中突出重围,让学生喜欢学习两千多年前的“之乎者也”?这需要技巧,更需要教师的用心。我们的教学既要合于工具性的目的符合学生的期待以及大考的要求,更要合于价值性期待即“道”的坚持。双管齐下,相得益彰。作为教师,我们在研读文本,深入理解的同时,可不可以用一种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传授?比如,玩游戏。王老师也展示了她在《论语》教学中的一些小方法,比如制作小卡片,制作语录扑克牌,制作《论语》小游戏,甚至戏说《论语》。给学生适当的检查与鼓励,哪怕只是一个语录中的几个字的考察,哪怕只是一瓶可乐的奖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高考的重压下,教师送给学生一颗德性修养的种子,也许会发芽,也许会腐烂,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至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曾经跟孔子那么接近过,曾经那么快乐过。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孔子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品德修养,教学相长地得到了很多。这就足够了。
王老师提到一点,课堂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闹腾着,这样任性妄为的孩子,他们是撒旦派来的。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欣然包容并且引导,因为——我们是孔子派来的。当我听到“我们是孔子派来的”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原来我以为,我只是一个教授《论语》教授国学的老师,可是,现在才明白,我是孔子派来传授《论语》,传播国学,修炼学生品德情操的人。孔子一人,影响三千弟子。而我们,在《论语》的影响下,将影响更多的人,代代无穷已。也许,这便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圣人行不言之教。
南洋没有富二代
赵法生老师在讲座开始便抛出了一个问题:当代中国教育的问题在哪里?看到这个讨论,我一下想到了最近看过的北大钱理群教授的一本书——《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里面也提到了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代教师处境的尴尬以及素质教育的呼声与应试教育的现实。钱老提到说,在八十年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我们怎么了?中国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出路在何方?西安杨林柯老师的“万言书”直指中国教育的弊病,可是一个人的抗争,几个人的抗争,能够带来多少改变?或者我们在抗争中被大环境改变?不敢想,不去想。同样,我想到钱学森先生临去世前的疑问,也是许多有良知的国人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老认为,根本的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科学精神的缺失。然而赵法生教授一语中的,中国出来的像钱学森、梁漱溟这样的大师,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可是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代,他们却受到“四书五经”这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的熏陶。他们都有国学的底子,他们已经将儒家的“礼智忠信”渗入骨髓,所以他们有修养有道德底线,凡事“志于道,据于德”,也便有钱学森先生说的“科学精神”。道德的力量永远大于知识的力量。作为体制中的教师,我们在保证学生拿到一张大学通行证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道德的培养,品格的养成,让孩子明白“仁义礼智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在人生的选择面前,“道义”永远先于“利益”而行。让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德”来约束自己,用“道”来引导自己。至少,在和我们相处的时光里,他们是阳光的,是向上的。
随后,赵老师突然说,南洋没有富二代。我一愣,怎么可能!然后赵老师解释说,他到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一带出差时,遇到身价很高的富豪,子女皆彬彬有礼,进退有据。马来的华人很注重对子女进行国学教育,他们自己出资办学,用儒家经典来影响子女。我一听,很震惊。我们身边充斥了太多的“我爸是李刚”之类的官二代富二代,我们认为有钱有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可是,不是。如果有修养,如果有底线,怎么会如此不堪?中国大陆本来是儒家文化的根,可是我们却把老祖宗的这些经典给忽略了。教育上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礼失求诸野”,是我们的悲哀,还是国家的悲哀?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大学时候的自己,突然明白,那个时候的自己为什么内心越茫然无所依,为什么身边很多茫然不知所之的同学,因为我们没有人深入国学,便有接触,也只是浅尝辄止。我们的成长,没有根。没有根的人,当然没有方向。
是时候拿起国学,是时候发扬国学了。
(董娟娟:北京通州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