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在野则美俗——对话尼山圣源书院学者
新闻作者:admin 新闻时间:2014-06-23 13:51:07 阅读:次
吕光社 卞文超 耿凯丽
记者:一座书院的目光为什么对准乡村,要开展乡村儒学建设?
颜炳罡(山东大学教授):记得在尼山圣源书院创立的酝酿阶段,谈起在泗水建立书院的设想,一位教授曾悲观预言:你们在那里建书院,当地百姓会将你们的房子揭得片瓦不剩。
如何才能让百姓接纳这所书院,怎样让老百姓爱护这所书院?只有服务地方,服务百姓,百姓才能认可这所书院。
另外,书院的重要功能就是教化。书院教化有两种,一是对书院生员进行教化,二是对书院所在地的百姓进行教化。荀子有言“儒者在朝则美政,在野则美俗”。美俗就是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
记者:什么触发你们走进乡村,开设一个开放性的儒学讲堂?
赵法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在我们这些义务讲师里,不少人老家就是农村,心里有乡土情结。农村是儒家文化的根,农村不稳,社会谈不上和谐。我们很牵挂农村,书院给我们提供了条件,让我们能在阡陌交错、鸡犬相鸣的乡野讲课。农村是个开放性的社区,讲学也是开放性的,大门敞开,谁都可以来。
现在社会的进步,不单单是靠物质来推动的。就全国范围来看,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态普遍遭到破坏。山东民风比较纯朴,农民的转变会更快。
颜炳罡:书院同仁是群背着干粮为孔子打工的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道德化身,能为孔子打工,何其幸也。孔子作为平民教育家,他办的学校向全社会开放,故曰“有教无类”。
学者们义无返顾投入乡村儒学建设之中,我将之归结为孔子的召唤,明代泰州学派学人的感染。我认为,儒学不是少数哲学家、历史学家书斋里的文化奢侈品,而是民众生活的向导,儒学只有化为民众的日常生活规范、行为规范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记者:在乡村义务讲学,不取报酬,不问名利,看上去似乎是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行动。
陈洪夫(泗水县教育局原局长):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现实主义的行动。你看今天的农村,既远离现代文明,自己好的传统文化也丢失了,上不接天下不接地,就吊在半空。农村的纲常伦理被破坏得很严重,以前农村里哪里有打骂父母的,反观现在,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我们这些老骨头,就想实实在在地做成这件事,改变农村“礼崩乐坏”的文化现状。
赵法生:更为严峻的情势是,儒学传统的根基断裂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去做重建乡村儒学的工作,下一代人更不会去做。儒学也许就真的成了绝学。
记者:乡村儒学讲堂的师资队伍是如何构成的?
颜炳罡:乡村儒学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培养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儒学师资是对乡村儒学的最大考验。下一步,我们将努力使师资在地化即本土化,在听课的积极分子之中发现讲师,培养他们,让他们去讲,这样乡村儒学才能持续下去。
记者:书院让学者直接面对农民,打破了原有教育模式。但靠义务、慈善来维系,怎样让这种教育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陈洪夫:书院没有编制,是一个松散的学习组织。至于如何保持生命力,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地发展我们的教员。泗水县老年大学很多有才华的人我们招募过来进行培训,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发展书院的队伍,吸引有志人才和农村人才。将乡村儒学做成一个常态化的工程,不是一两年的事,要有长远的规划。
赵法生:体制外办学并没有受到阻碍,反而给予了很大支持。比如省财政和市财政都有支持,当地的政府也作了很多工作。
接下来我们还要通过给村民分组等具体可行的方法,使乡村儒学教育成为更具群众性的、更为常态化的学习形式。
记者:怎样把乡村儒学试验发展成一项可以长期运转的公益事业,形成一种可以在全国推广的模式?
颜炳罡:这正是我们书院在考虑的问题。乡村儒学建设从无到有,从不为人知到渐有声闻,一路走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参考。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想摸索出一套经验,形成模式,以供有志于中华文化弘扬的人士参考。形成模式,这几个环节,不可或缺:1、一支有献身文化理想的志愿宣讲队伍;2、编写一套相对完整乡村儒学教材;3、一个行政村有一个讲学点,或称“孔学堂”;4、有一个乡村儒学建设基金。当然,以上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各级领导以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们真诚希望,一切关心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人士关心乡村儒学建设,支持乡村儒学建设。